醫療常識★快新聞/2確診返家後才知基因定序 羅一鈞:境外個案解隔標準比照Delta

快新聞/2確診返家後才知基因定序 羅一鈞:境外個案解隔標準比照Delta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透露,台北市有一名COVID-19確診病例出關後,因中央基因定序結果較緩慢,才被通知感染Delta變異株。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該個案採檢陰性才返家,且後續都符合解隔條件,未對社區有影響。他並指出,經專家會議討論,已在9月3日修正解隔離條件,境外移入個案無論是否感染Delta,解隔離標準都一律視作感染Delta來辦理。

黃珊珊今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之前台北市的檢疫所曾有隔離17天期滿後回到社區生活的境外回國民眾,因中央基因定序的結果較緩慢,後來才通市府其感染Delta變異株,並緊急召回採檢為陽性確診,進一步匡列解隔離後的第一圈接觸者和第二圈(接觸者的接觸者)並採集中移住到檢疫所。

羅一鈞對此說明,這名案15425在7月14日公布,初判為本土,但7月17日了解個案有美國入境資料後,改判為美國境外移入,後續7月22日再採陰,23日符合解隔條件返家。他指出,個案因改判為境外移入。才沒有立刻驗抗體,後來補驗出是Delta病毒後,中央在8月14日通知北市衛生局,這名病例也在符合採檢陰性等條件後後解隔離,對社區未造成影響。

羅一鈞提及,還有一名案15508是中部境外移入,自英國返台後在7月15日採檢陽性,但一直因為定序困難,直到8月10日才完成定序,也是感染Delta。

羅一鈞表示,過去兩個月內有這兩例因相關原因定序結果比較晚,就是技術上有挑戰,經專家會議討論後,已在9月3日修正解隔離條件,為了避免等待定序結果才能解隔,因此境外個案無論是否感染Delta,都要退燒一天、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或陽性日10天以上,兩次Ct值>30或陰性才能解隔離,一律比照Delta。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鑽石公主號」下船者,在國際間及台灣都被發現竟有日方2採陰性、准許出院返國,卻又被驗出陽性的「復陽」現象,外界難免懷疑究竟是日方檢驗太兩光?還是病毒真的太狡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2)日強調,國內採取...

閱讀詳情 »

有哪些因素是最緊迫的自殺警示信號呢?以下列出的是一些比較普遍的警示信號。如果你發現了其中任何一個信號,就應該立即詢問那個人是否有自殺的想法。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談論死亡、瀕死或者自殺,即便沒有直接談論。 寫遺書,轉讓某些東西或者是毫無明顯理由地變更個人遺囑。 患者憂鬱之後突然戲劇...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確診第41例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第4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案34(50多歲退休女性)的女兒(20多歲),近期無旅遊史,除自身有過敏體質外,無任何不適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案41是在...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3月5日起放寬「多一片」!隨著國內口罩產能持續提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宣布,自3月5日(周四)起將放寬實名制口罩每人「可多購買一片」,成人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3片,兒童購買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5片。 指揮中心指出,屆時全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