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從前年底有疫情開始台灣疫情持續的攀升,一直以來台灣篩檢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都是利用 PCR 核酸檢測,但為了因應近期突發的疫情變化,中央政府鬆懈作法,求行政作業模式死板防疫也泛政治化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各縣市地方政府及指揮中心針對高風險的族群進行快篩,找出隱藏的感染源。許多民眾可能會搞不清快篩跟過往的採檢方式有什麼不同?以下就用一張圖簡單的帶你了解。

台灣在今年5/14起首次開始使用「快篩」試劑,主要針對高風險的族群打算進行快篩,找出隱藏的感染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無論快篩出陰性、陽性,還需以 PCR 核酸檢測採檢第二次,並進行通報。快篩試劑可用在疫情流行地區,對於其他『非流行』地區用不適合。」

但快篩結果是陰性,也不代表沒有感染,因為每個廠牌的快篩試劑敏感度都不相同,因為病毒量低所以沒有被驗出來。指揮中心過往再三提醒:「做完抗原快篩後,還是必須要視核酸PCR檢測報告,才能真正確定有沒有確診。」

各國對於快篩、PCR運用方式各有不同,雖然 PCR 核酸檢測確實精準,但檢測方法貴、也要耗時,加拿大許多行政區域都限制只有出現症狀、或是曾和確診者接觸過的民眾才能進行PCR檢測。過去在加拿大疫情爆發時,利用擴大快篩量能,瞄準熱區進行快篩,揪出了數百名無症狀感染者。

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 3 種檢驗方式

  1. 核酸檢測 ( RT-PCR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遺傳物質

優點:準確率高,少量病毒也可檢驗出

缺點:耗時,且需要專業設備及人員操作

適用情況:較少人數的確診或疑似感染者的確認

  1. 抗體檢測 ( 快篩試劑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體

優點:可找出曾感染過的人,以及體內是否有免疫力

缺點:感染中後期才能驗出,對感染風險者分流幫助較小

適用情況:事後疫調

  1. 抗原檢測 ( 快篩試劑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原

優點:檢驗耗時短,可快速得知是否感染

缺點:準確率較RT-PCR低,容易有偽陽、偽陰性發生

適用情況:較大規模、高風險地區的篩檢

中華長照發展協會理事長畢可明指出台北醫學大學沒有配合快篩是不知什麼原因,這種守舊及應變機動性不足有待改進,但快篩對於國內過度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角色,加速幫忙找到感染者、疑似的個案,像是在許多醫院進行手術前都需要有患者的快篩陰性報告,若全部都得等到PCR結果出來,可能會錯失治療或急救的黃金時期或住院病人找不到看護造成無法第一時間照顧好病人(要去照顧的病人要等PCR出來)這錢要家屬出還是醫院(北醫)出呢?台灣防疫就是太死硬作業防疫作業效率不佳,必須不同的檢測方式加以利用才可以幫助國內外專家在控制台灣疫情才有助益。

相關推薦

白內障是許多年長者的眼睛問題之一,目前白內障手術已相當成熟穩定,開刀時間短、無需住院、且術後恢復期也較早期縮短許多,但展欣眼科林桂嶽醫師提醒,在執行白內障手術前,有許多的檢查要做,也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患者在術前應妥善配合醫師指示,以提升術後視力穩定度。  1. 術前注意事項與術前飲食要注意什麼?術...

閱讀詳情 »

乳癌是常見的女性癌症之一,然而,早期發現是可望控制病況的!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表示,在臨床上,乳房X光攝影可早期發現乳癌,及早接受治療預後效果較佳!建議年滿40至45歲以上婦女可多加利用免費篩檢補助,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別輕忽了定期健檢的重要性。  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每年僅有77萬婦女接受乳...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typographyimag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詹姆士韋恩斯坦醫師(Dr. James Weinstein),他是治療背痛的專家,也是達特茅斯希區考克醫療機構的執行長,他對眾多苦於背痛的人有一些...

閱讀詳情 »

四天二二八連假,受到冷氣團影響,北部、東北部會溼冷到廿七日,緊接三月二日又有一波冷氣團報到,眼看感冒快好了但還是咳不停,《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拔群上節目,他說:「咳不停,不一定就是感冒,可怕的是,未確認原因就給止咳藥,反而掩飾更嚴重的問題!」 (圖片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