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從前年底有疫情開始台灣疫情持續的攀升,一直以來台灣篩檢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都是利用 PCR 核酸檢測,但為了因應近期突發的疫情變化,中央政府鬆懈作法,求行政作業模式死板防疫也泛政治化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各縣市地方政府及指揮中心針對高風險的族群進行快篩,找出隱藏的感染源。許多民眾可能會搞不清快篩跟過往的採檢方式有什麼不同?以下就用一張圖簡單的帶你了解。

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台灣在今年5/14起首次開始使用「快篩」試劑,主要針對高風險的族群打算進行快篩,找出隱藏的感染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無論快篩出陰性、陽性,還需以 PCR 核酸檢測採檢第二次,並進行通報。快篩試劑可用在疫情流行地區,對於其他『非流行』地區用不適合。」

但快篩結果是陰性,也不代表沒有感染,因為每個廠牌的快篩試劑敏感度都不相同,因為病毒量低所以沒有被驗出來。指揮中心過往再三提醒:「做完抗原快篩後,還是必須要視核酸PCR檢測報告,才能真正確定有沒有確診。」

各國對於快篩、PCR運用方式各有不同,雖然 PCR 核酸檢測確實精準,但檢測方法貴、也要耗時,加拿大許多行政區域都限制只有出現症狀、或是曾和確診者接觸過的民眾才能進行PCR檢測。過去在加拿大疫情爆發時,利用擴大快篩量能,瞄準熱區進行快篩,揪出了數百名無症狀感染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 3 種檢驗方式

  1. 核酸檢測 ( RT-PCR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遺傳物質

優點:準確率高,少量病毒也可檢驗出

缺點:耗時,且需要專業設備及人員操作

適用情況:較少人數的確診或疑似感染者的確認

  1. 抗體檢測 ( 快篩試劑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體

優點:可找出曾感染過的人,以及體內是否有免疫力

缺點:感染中後期才能驗出,對感染風險者分流幫助較小

適用情況:事後疫調

  1. 抗原檢測 ( 快篩試劑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原

優點:檢驗耗時短,可快速得知是否感染

缺點:準確率較RT-PCR低,容易有偽陽、偽陰性發生

適用情況:較大規模、高風險地區的篩檢

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中華長照發展協會理事長畢可明指出台北醫學大學沒有配合快篩是不知什麼原因,這種守舊及應變機動性不足有待改進,但快篩對於國內過度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角色,加速幫忙找到感染者、疑似的個案,像是在許多醫院進行手術前都需要有患者的快篩陰性報告,若全部都得等到PCR結果出來,可能會錯失治療或急救的黃金時期或住院病人找不到看護造成無法第一時間照顧好病人(要去照顧的病人要等PCR出來)這錢要家屬出還是醫院(北醫)出呢?台灣防疫就是太死硬作業防疫作業效率不佳,必須不同的檢測方式加以利用才可以幫助國內外專家在控制台灣疫情才有助益。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政委唐鳳版的「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已同步開放全國第9類及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今(12)日傍晚將第一波收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公布最新數字,意願登記人數已超過272萬人,由於未來3周只提供AZ疫苗接種,陳時中評估一定會有超過...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已經打過疫苗的民眾最關心何時打得到第2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宣布最新政策,除第一類接種對象、國籍航空機組員及孕婦的第二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維持於間隔至少28天後接種外,其他...

閱讀詳情 »

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與上海復星醫藥簽訂「銷售協議」,一共購買1000萬劑BNT疫苗。BioNTech執行長及共同創辦人沙辛(Ugur Sahin)發表聲明指出,非常感謝能提供台灣人民由歐洲工廠生產的疫苗。上海復星總裁吳以芳也發表聲明表示,很高興看到復星醫藥與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能為台灣...

閱讀詳情 »

近期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預約接種系統推出,第9、10類人開放上線選填,此外,若是選擇AZ疫苗,從16日即能開始施打,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呼籲民眾盡速登記、不要挑品牌,至於疫苗混打方面,他則表示自己不會這麼做,「先等美國承認了再說。」楊為傑於臉書上指出,近期疫苗開放第9、10類人預約登記,但目前登記的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