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從前年底有疫情開始台灣疫情持續的攀升,一直以來台灣篩檢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都是利用 PCR 核酸檢測,但為了因應近期突發的疫情變化,中央政府鬆懈作法,求行政作業模式死板防疫也泛政治化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各縣市地方政府及指揮中心針對高風險的族群進行快篩,找出隱藏的感染源。許多民眾可能會搞不清快篩跟過往的採檢方式有什麼不同?以下就用一張圖簡單的帶你了解。

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台灣在今年5/14起首次開始使用「快篩」試劑,主要針對高風險的族群打算進行快篩,找出隱藏的感染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無論快篩出陰性、陽性,還需以 PCR 核酸檢測採檢第二次,並進行通報。快篩試劑可用在疫情流行地區,對於其他『非流行』地區用不適合。」

但快篩結果是陰性,也不代表沒有感染,因為每個廠牌的快篩試劑敏感度都不相同,因為病毒量低所以沒有被驗出來。指揮中心過往再三提醒:「做完抗原快篩後,還是必須要視核酸PCR檢測報告,才能真正確定有沒有確診。」

各國對於快篩、PCR運用方式各有不同,雖然 PCR 核酸檢測確實精準,但檢測方法貴、也要耗時,加拿大許多行政區域都限制只有出現症狀、或是曾和確診者接觸過的民眾才能進行PCR檢測。過去在加拿大疫情爆發時,利用擴大快篩量能,瞄準熱區進行快篩,揪出了數百名無症狀感染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 3 種檢驗方式

  1. 核酸檢測 ( RT-PCR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遺傳物質

優點:準確率高,少量病毒也可檢驗出

缺點:耗時,且需要專業設備及人員操作

適用情況:較少人數的確診或疑似感染者的確認

  1. 抗體檢測 ( 快篩試劑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體

優點:可找出曾感染過的人,以及體內是否有免疫力

缺點:感染中後期才能驗出,對感染風險者分流幫助較小

適用情況:事後疫調

  1. 抗原檢測 ( 快篩試劑 ) :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原

優點:檢驗耗時短,可快速得知是否感染

缺點:準確率較RT-PCR低,容易有偽陽、偽陰性發生

適用情況:較大規模、高風險地區的篩檢

快篩是解決疫情感染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中華長照發展協會理事長畢可明指出台北醫學大學沒有配合快篩是不知什麼原因,這種守舊及應變機動性不足有待改進,但快篩對於國內過度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角色,加速幫忙找到感染者、疑似的個案,像是在許多醫院進行手術前都需要有患者的快篩陰性報告,若全部都得等到PCR結果出來,可能會錯失治療或急救的黃金時期或住院病人找不到看護造成無法第一時間照顧好病人(要去照顧的病人要等PCR出來)這錢要家屬出還是醫院(北醫)出呢?台灣防疫就是太死硬作業防疫作業效率不佳,必須不同的檢測方式加以利用才可以幫助國內外專家在控制台灣疫情才有助益。

相關推薦

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近來新北確診數逐漸受到控制,是否「微解封」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新北市長侯友宜透露,他一定會跟市民並肩作戰,「期待7月12日能讓民眾的期待成真」。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現在還是在警戒三級當中,疫情雖然穩定控制,但還是要一步一腳印,努力往好的結果...

閱讀詳情 »

日本靜岡縣熱海市昨天(3日)發生大規模土石流,大約有20位民眾居住的民宅遭到波及,目前下落不明。日媒報導指出,搜救人員在土石流現場下方的伊豆山港發現兩人無呼吸心跳,正在確認身分。立法院長游錫堃得知消息後,同時在臉書、推特發文表達關切,虔誠祈念逝者安息,傷者痊癒,受災的家園早日重建,天佑日本!游錫堃得...

閱讀詳情 »

繼環南、北農後,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在記者會中提到,經精準疫調後,北市虎林街鄰近永春市場周邊攤販集中場有感染熱區,打算要做區域性篩檢。不過此說法卻遭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打臉,因為這是一週前一位醫師「主動發現」,看過病患的X光片後覺得不對勁,便拿起電話打給病人所有的家人,主動聯絡協調至醫院採檢,後來採檢...

閱讀詳情 »

全台今新增37例本土,以台北市18例居冠。如今台北市不只3批發市場疫情延燒,虎林街周圍也出現確診,市長柯文哲緊急啟動「虎林專案」,在永吉國小展開大量PCR篩檢。柯文哲下午3時30分將召開記者會,說明台北市最新疫情及防疫措施,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