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走每分鐘要走一百步才有效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 編譯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快走對健康的好處,但是到底要多[快],才能達到效果呢?

過去許多專家可說走的速度,要讓你的新陳代謝比坐著還要快三倍的感覺。也有人說快走要快到讓自己的心跳達到極限的70%。但是沒有人有精確的儀器來計算何謂最大心跳率的70%。也因此,快走的[快],常常沒有定見,也讓人感到困惑。

有人說,人們應該要每分鐘走到100步左右即算快,比許多人預期的都還要低。也有人說,快走的速度應該是要快到可以可以跟別人講話,但又還沒到可以唱歌的程度。

但這些答案都無法滿足麻州大學的人體工學教授凱特琳女士。於是她與同事開始展開研究,想要瞭解[快走]的定義。她們開始找過去有用的研究,其中包含明確的快走的速度、心跳率與呼吸的速度。她們想知道中間是否有可以遵循的數字。

快走每分鐘要走一百步才有效

在38篇已經做過的研究中,她們找到了上百位年紀從18歲到年長的男性與女性,他們也都有不同的B.M.I。儘管這些受試者的背景都不同,但是凱特琳教授發現,對於對身體有益的[快走],範圍是一致的。

她們發現,快走應該要每小時走到2.7英里(約4.3公里),也就是每分鐘要走到100步。凱特琳教授說:[這是很容易記的標準,你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就可以自己計算自己的步伐速度。]

她說:[你只要記得每十秒鐘你走了幾步,然後乘以六,就可以得出自己的步伐速度了。好消息是,這樣的速度不會讓一般人感到太難達成。但是,不同年紀的人對於可以完成的步伐速度會有一些差異,但是一分鐘一百步,這標準幾乎適用於每個人。除非你年紀超過六十歲。] 她表示:[也些年長人要走到一百步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有些人卻不必。]

凱特琳教授也表示一分鐘走一百步,不表示我們走了一百步後就可以休息了。快走的量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政府的建議標準是每天要至少快走三十分鐘,若以一分鐘一百步的步頻來看,大概要走到三千步。

[如果你有野心一點,你也可以走更久或更快。激烈的走路約一分鐘要走一百三十下,再快一點就是慢跑的速度了,因為慢跑的步頻約一分鐘一百四十下。]凱特琳教授表示。

 

Reference :

Walk Briskly for Your Health. About 100 Steps a Minute.

相關推薦

女星陳伶宣(宣宣)日前上年代新聞《聚焦2.0》,她透露自己一直有拇指外翻問題,曾行走時痛到一拐一拐,經過骨科醫師釋高上的開刀治療,讓她慶幸能再度穿上高跟鞋。宣宣在節目中不斷被cue當人體模特,大方展露玉足、玉手及靈舌,被主持人高文音盛讚:「最佳人體model」!而當中醫師看到宣宣掌紋時,警告她有輕微...

閱讀詳情 »

文/平松類 熱眼運動能讓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好,所以會看得更清楚,頭痛、肩膀僵硬、心浮氣燥、自律神經紊亂都能緩解。 建議大家早晚各熱敷一次。若是需要用電腦閱讀大量資料的工作,或者有閱讀這類長時間使用眼睛的興趣,都很建議白天就熱敷眼睛。 熱眼運動的方法有三種,請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方法1】基...

閱讀詳情 »

《好醫師會客室》罹患攝護腺癌快就醫,期別是保命王道。(影/優傳媒影音製)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得了攝護腺癌別緊張!振興醫院泌尿科蔡昇翰主任表示,攝護腺癌進展緩慢,如果癌指數不高,只要定期追蹤就好,即使需要治療,動手術或是放射線療法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好醫師會客室》男性工作狂 小心攝護...

閱讀詳情 »

好醫師會客室》名人殺手:肺癌。(影/優傳媒影音製)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死亡率最高的肺癌,奪走包括鳳飛飛、孫越與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等人的生命,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市長妻子陳佩琪因為及早發現才救回一命,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提醒民眾,現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設備,可以找到非常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