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怕「開腦」抗拒治療腦腫瘤 微創內視鏡手術免留疤

怕「開腦」抗拒治療腦腫瘤 微創內視鏡手術免留疤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1名60歲邱阿姨,因保養得宜,在同齡朋友間是人人稱羨的美魔女,最近卻為莫名頭暈、頭痛、視力模糊等問題所擾,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腦下垂體腫瘤所致。但邱阿姨擔心術前需要剃光頭、術後會留下長傷疤,一度抗拒治療,所幸透過微創腦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不會留疤,讓邱阿姨還是能保有亮麗外貌。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鄭宇凱表示,絕大多數腦下垂體腫瘤屬於良性,但可能使身體荷爾蒙失調,出現不正常分泌乳汁、月經周期不正常、肥胖、月亮臉、骨質疏鬆、性功能障礙、巨人症等症狀;若腫瘤大於1公分,則會壓迫視神經,臨床上常見症狀是造成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頭痛等情形,此案例便符合上述症狀。


鄭宇凱透露,一提到開腦手術,許多患者會聯想到需要剃光頭打開頭骨,還會在頭皮上留下很長的傷疤,且住院時間長。此外,術後可能因頭骨生長不佳,造成頭骨缺損及頭皮凹陷等,因此有些病患及家屬,往往不願接受手術治療,而延誤病情。


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以往應用在其他器官檢查或治療的內視鏡,如今也被運用在腦部手術當中,而內視鏡與傳統顯微鏡的差異,在於其管徑極細(一般不大於5 mm),處理腦深部病灶時,可將鏡頭直接伸到病灶前方1公分左右位置,相對更為精準,不過腦內視鏡產生的是2D影像,與傳統顯微鏡3D影像不同,故需要有經驗的神經外科醫師執行手術。


鄭宇凱指出,目前微創腦內視鏡手術最常運用於切除腦下垂體腫瘤,由於腦下垂體位於頭顱底正中央,兩側視神經交會處下的構造,大小約1立方公分,若以傳統開顱顯微手術治療,需要小心避開10到20公分左右的腦部神經血管,才能到達病灶處;因此若改以內視鏡手術進行,則由鼻孔進入,內部鼻黏膜只需切開約2公分傷口,即可將內視鏡及手術器械放到理想位置,不僅視野寬廣、影像清晰、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頭皮也不會留下傷疤。


鄭宇凱提醒,民眾若出現相關症狀,千萬不可輕忽,仍應赴醫接受詳盡檢查,才能把握治療黃金關鍵期,以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天氣轉熱是否降低新冠病毒活性? 張上淳:不可大意
第7輪口罩實名制3.0上路 4大超商都可預購繳費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睡眠不足不是唯一削弱您能量的東西。有些小事情做或不做可能會使您身心疲痺、度日艱難。健康網站(health.com)最近彙整專家的建議如下,希望讓您能戒掉容易導致疲倦的壞習慣。 1.忽略該做的運動當您累的時侯,您會忽略該做的運動,您以為這樣可省一點精力,其實恰得其反。佐治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久坐不動...

閱讀詳情 »

很多人擠牙膏時喜歡在牙刷上滿滿擠上一整條,如果誤吞,日積月累,會造成氟攝入過量。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人體缺少氟,就會患齲齒病,但體內含氟過多也會形成氟斑牙,使牙齒變脆。 牙膏擠太多危害: 一、牙膏擠太多或可誘發口腔癌。 牙膏中有幾種活性成分令人擔憂。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