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後遺症不肯就醫 他下咽腫瘤大爆發「封喉」險活活悶死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50多歲男子罹患下咽腫瘤,卻擔心治療可能發生的後遺症,遲遲不願意就醫,一拖再拖之下,腫瘤不斷長大蔓延、直到塞滿整個喉部,男子因此無法進食、呼吸,幾乎瀕臨死亡,這才被送往急診,好在醫師急救得宜,再加上耐心跟病人討論治療方式,最後採用引導式化療,奇蹟式的讓腫瘤全數消失。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周一帆印象深刻,男子因為遲遲不治療,到醫院時,特大腫瘤讓急診醫師幾乎無法插管導通呼吸,還好醫療團隊沒有放棄,緊急從鬼門關前搶回一命。

等到男子病況穩定之後,醫療團隊以「SDM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模式,仔細與病人討論各種治療方式的利弊,這才讓男子同意「完全配合醫師治療」,最後決定先採用引導式化療處理,沒想到3個月後,咽喉腫瘤竟全數消失,連醫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周一帆指出,男子的腫瘤侵犯甲狀軟骨與及脊椎周邊組織,病情已發展到第四期末,治療相當困難。而引導式化療作為治療第一步,是希望透過化療縮小腫瘤,讓後續治療更順利;如果腫瘤能縮小,就可進一步採取根治性的放療與化療,以保留喉部器官與功能。

反之,若化療效果不佳,腫瘤無法縮小,醫療團隊就建議全喉切除,完全清除腫瘤再重建喉部功能。

周一帆表示,沒想到化療效果出奇,病人的咽喉腫瘤經過3個月化療後幾乎消失,透過內視鏡也看不到任何腫瘤的蹤跡,完成治療後,不但順利的移除腸造口、氣切口與化療用人工血管,身體也恢復得不錯,目前能吃、能喝、能動,還能騎自行車持續騎10公里以上。他

周一帆強調,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的人,如果發現喉部有異物感或不適,必須儘速就醫檢查,千萬不要輕忽自己的健康。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痛就不當一回事! 老菸槍男「尿染紅馬桶」一整年才知惡性膀胱癌

類流感單周3.5萬人就診 霸王級寒流來襲「禦寒6小物」助護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受惠治療藥物進步,大腸直腸癌晚期也有治癒機會。(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當從醫師口中聽到自己罹患大腸直腸癌時,別慌張,就算診斷是晚期,也有「治癒」機會!受惠於藥物的進步,現在病人可用武器越來越多,長庚醫院體系院內研究就發現,即便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若能適時接受治...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乖小孩就給糖吃?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不少家長與老師習慣給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孩子愛吃的食物,當成獎勵或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以為大不了蛀牙、發胖而已,但專家警告,這樣做其實容易造成孩子長不高,增加過動、未來罹患慢性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了讓部落長者生活更健康,原住民族委員會依據長照2.0規劃推廣的文化健康站,預計明年可達380站。今(30)日原民會舉辦「108年文化健康站成果發表會」,由夷將Icyang主委說明三年來的成果,衛福部代表也出席記者會,現場邀請新北市汐止文健站長者展現活力健康操,並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路上如果遇到有人突然路倒、心臟驟停猝死,若能馬上使用「紅盒子」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就有可能救人一命,台北市衛生局今(30)日指出,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已經設置2049台AED,設置AED場所有1602處,普及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