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後遺症不肯就醫 他下咽腫瘤大爆發「封喉」險活活悶死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50多歲男子罹患下咽腫瘤,卻擔心治療可能發生的後遺症,遲遲不願意就醫,一拖再拖之下,腫瘤不斷長大蔓延、直到塞滿整個喉部,男子因此無法進食、呼吸,幾乎瀕臨死亡,這才被送往急診,好在醫師急救得宜,再加上耐心跟病人討論治療方式,最後採用引導式化療,奇蹟式的讓腫瘤全數消失。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周一帆印象深刻,男子因為遲遲不治療,到醫院時,特大腫瘤讓急診醫師幾乎無法插管導通呼吸,還好醫療團隊沒有放棄,緊急從鬼門關前搶回一命。

等到男子病況穩定之後,醫療團隊以「SDM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模式,仔細與病人討論各種治療方式的利弊,這才讓男子同意「完全配合醫師治療」,最後決定先採用引導式化療處理,沒想到3個月後,咽喉腫瘤竟全數消失,連醫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周一帆指出,男子的腫瘤侵犯甲狀軟骨與及脊椎周邊組織,病情已發展到第四期末,治療相當困難。而引導式化療作為治療第一步,是希望透過化療縮小腫瘤,讓後續治療更順利;如果腫瘤能縮小,就可進一步採取根治性的放療與化療,以保留喉部器官與功能。

反之,若化療效果不佳,腫瘤無法縮小,醫療團隊就建議全喉切除,完全清除腫瘤再重建喉部功能。

周一帆表示,沒想到化療效果出奇,病人的咽喉腫瘤經過3個月化療後幾乎消失,透過內視鏡也看不到任何腫瘤的蹤跡,完成治療後,不但順利的移除腸造口、氣切口與化療用人工血管,身體也恢復得不錯,目前能吃、能喝、能動,還能騎自行車持續騎10公里以上。他

周一帆強調,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的人,如果發現喉部有異物感或不適,必須儘速就醫檢查,千萬不要輕忽自己的健康。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痛就不當一回事! 老菸槍男「尿染紅馬桶」一整年才知惡性膀胱癌

類流感單周3.5萬人就診 霸王級寒流來襲「禦寒6小物」助護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李訢愷/新北市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至今已一年多,國內疫情也提升至第三級,大家仍須遵守防疫相關規範,包含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策略來降低感染風險。此外,為了降低傳染風險,也呼籲大家盡量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我們對疫情要注意、要謹慎、但是不要過度緊張。 衛生福利部八里...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至今已一年多,國內疫情也提升至第三級,大家仍須遵守防疫相關規範,包含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策略來降低感染風險。此外,為了降低傳染風險,也呼籲大家盡量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我們對疫情要注意、要謹慎、但是不要過度緊張。 衛生福利部八里...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國內今天再增312例,其中高雄市佔4例。高市府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4例全跟串門子海鮮燒烤有「直接關聯」,疫情規模也持續擴大當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本土新增312例,其中新北市144例、台北市127例、桃園13例、基隆9例、台中及彰化各5例、高雄4例、宜蘭2例,而屏東...

閱讀詳情 »

台中市今天新增5例本土COVID-19確診,其中有4人與朝陽科大夜唱團有關、1人有萬華足跡史。台中市衛生局公布確診者足跡,包含東協廣場美樂地KTV、霧峰大東家觀光夜市、HOLA大墩店、一番地大墩店、全家霧峰振興店。其中一名確診者平時工作到各賣場點貨,足跡包含寶雅、家樂福、屈臣氏等多家門市。盧秀燕今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