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思覺失調症無法維持穩定工作 配合醫囑可獲得良好控制正常生活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思覺失調症、憂鬱、焦慮、失眠是常見的精神疾病,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醫學部劉子瑜醫師提醒有需要時都可尋求醫療協助,另外像是兒童的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老年人的失智伴隨行為問題等,也都可以透過精神醫療得到幫助。防疫期間,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科持續提供診療服務,讓民眾不因疫情延誤必要之治療,並結合新竹臺大分院三院區的急慢性病房及其他相關醫療人力和資源,一同提供更方便且優質的服務,維護大新竹地區民眾身心健康。

劉子瑜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就是過去所稱的「精神分裂症」,常見的症狀有幻聽、妄想、思考混亂、混亂或僵直行為以及負性症狀如少話、少社交、做事無動機、自我照顧能力差等等。病人多在20-30歲時發病,但也有不少人更早或更晚發病。在發病前病人經常會出現前驅症狀,如憂鬱、人際退縮、認知能力變差等,周遭的人可能開始感覺到病人變的怪怪的,而發病後病人可能會有幻聽、妄想等急性期症狀,一般也最有可能在這時被帶來就醫。若未規則服藥,病人可能會經歷數次的急性期發作,使得症狀愈來愈嚴重、能力愈來愈退化;若能及時且穩定的治療,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可以穩定工作或維持日常生活。

劉醫師進一步說明,近年來台灣不幸發生幾起跟思覺失調症病人有關的刑事案件,讓部分民眾誤以為思覺失調症的病人都很危險、精神病人都應被拘束,而讓部分需要就醫的病人不敢就醫,然而根據研究,思覺失調症病人犯下重刑的比率並不比一般族群高。也有部分民眾認為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強、成癮性高,而排斥使用藥物。

劉醫師表示,目前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不僅療效佳,副作用也大幅減少,只要遵照醫師指示,並沒有成癮的問題。另外,近年來也有數種長效針劑上市,抗拒服藥或容易忘記、不方便服藥的病人,只要每隔數週、甚至數個月注射一次針劑,即可維持病況穩定。

 

相關推薦

 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由於我們的身體自己會去習慣血壓高造成的症狀,所以往往患者對血壓問題並無自覺!新光醫院健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提醒,正常血壓的定義為小於120/80毫米汞柱;如果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然而,在醫院和家裡所測量到的血壓通常會有差異,...

閱讀詳情 »

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聊「健檢的經驗」,楊羽霓害怕檢查婦科,從生完小孩到現在過了10年,才敢踏進婦科,檢查出胸部有2公分結節,最後因為太害怕,至今過了一年了還是沒去複診。賴薇如年紀輕輕,骨質疏鬆症狀比媽媽還嚴重,讓他大傻眼,陳保仁醫生說:「這叫白富美症候群。」 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邀請到楊羽霓來分...

閱讀詳情 »

大陸近日又再爆出黑心食品,今次有大陸市民在街市買到一些注有膠狀物質的蝦,嚇得他們不敢食用,有賣水產的攤販表示,由於蝦經冷藏後再解凍會使蝦身變得乾和扁,就會注入明膠,使賣相更好,並增加重量。 有民眾在浙江溫州市的街市內,買到這種「膠蝦」,當時鄭小姐買了大蝦回家,怎料在剝開蝦殼清洗時,發現有一堆不明膠...

閱讀詳情 »

  (翻攝自wanhuajing,下同) 有一天,奶奶在幫孫子洗澡的時候發現脖子上有一片地方黑了,可是每天都是仔細洗澡的,為什麼會有黑的東西呢?於是就詢問了醫生,醫生竟然說這樣子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了,當時把奶奶嚇壞了。 這些年兒童有黑賴皮發病的機率都在上升,他們的年齡都是5到13歲發病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