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急性心肌梗塞分秒必爭 葉克膜從鬼門關搶救

  桃園40歲彭先生日前至埔里訪友,突然昏倒失去意識,轉院緊急施行心導管手術,幸運挽回一命,醫師提醒,心血管急症務必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每1秒鐘都很珍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指出,彭先生本身患有川崎氏症,平時有規律服藥,2年前也曾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日前至埔里拜訪朋友,早上起床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友人發現緊急將他送往鄰近醫院CPR加電擊,但生命徵象仍極度不穩定,便立刻聯絡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團隊,並備好葉克膜,到院後立即施作心導管手術及重建冠狀動脈血流,總算救回一命。

  張育晟表示,因患者當時呈現心因性休克,經評估需由兼具心導管中心與葉克膜團隊的醫院收治,才能讓患者在接受心導管手術前,先置放葉克膜支持心肺功能,否則若人員和設備未到位,往往還需安排2次轉院,恐增加不少風險。

  依據國際標準,心肌梗塞患者應於到院後的90分鐘內打通血管,以完成血管擴張術,搶救壞死心肌,若轉診至第2家醫院,也需於60分鐘內打通血管,而此個案雖病情嚴重複雜,但仍於55分鐘完成,張育晟強調,時間越短越好,因為每1秒鐘都很珍貴。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說明,葉克膜為體外循環維生系統,能暫時替代病患的心肺功能,減少其心肺負擔,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搶救時間,並提高治癒率。

  心臟內科主任王宇澄強調,心血管急症病情變化大,往往前1分鐘還能談笑自若,下1分鐘就不省人事,因此,除了必須需具備緊急心導管手術外,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團隊也扮演不可或缺的後勤角色,唯有兩者密切搭配,才能確保患者免於死亡威脅,出院後更可迅速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王宇澄也提醒,心臟病好發於中壯年族群,男性約40至50歲;女性約50至60歲,有三高、吸菸,以及有家族史的民眾更是動脈硬化的高風險群,建議平時要做好三高的控制,飲食節制,不要吃太鹹,少抽菸或戒菸,以及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到11歲的兒童疫苗,順利的話,最快5月就有150萬劑能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下午首度透露洽談中的合約數量,強調首批約有150萬劑左右,一部分是成人疫苗、一部分是兒童疫苗。 陳時中說,雖然還沒有正式簽約,但一切順利的話,5月就會有首批抵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過去幾天已經陸續宣布鬆綁、放寬各項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跟居家照護等規定,擔心民眾仍霧煞煞,搞不清楚,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在防疫記者會上特別針對6大指引一一說明最新改動版本,陳時中也透露,未來疫情一定會擴大,匡列、隔離天數都會再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擴大「篩檢取代隔離」的行業別,最新規定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公布最新指引,只要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可為維持社會機能正常運作的機關(構)及事業單位,在符合需事先訂定持續營運及人力備援計畫、並設有防疫長制度之下,就可以比照目前的長照及醫療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開始煩惱經過冬季肥了一圈的肚子、大腿肉肉,再也藏不住了,但營養師提醒,一昧追求短時間快速減重而用錯方法,不但瘦不下來,反而傷身、傷心、傷荷包,更可能造成健康的損害。 常見3大NG減重飲食模式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李孟穎指出,常見的NG減重飲食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