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性結膜炎病患增一成 醫籲:勤洗手

急性結膜炎病患增一成 醫籲:勤洗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急性結膜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高峰期多在暑假後開學,學生接觸活動多,一不注意就造成感染並流行。眼科門診近期急性結膜炎患者就增加近一成;醫師提醒,由於急性結膜炎大部分是病毒引起,沒有特效藥,民眾不管家中老人、小孩或年輕人,都應勤洗手、勿用公眾毛巾,若家人出現感染,應將洗臉檯、毛巾或衣物隔離處理,防止傳染流行。

門諾醫院眼科醫師許明木表示,最近門診中因為急性結膜炎就醫病患增加近一成,主要症狀是出現耳前淋巴腫痛,睡覺起床後眼睛會有異物擋住的感覺,而且眼屎比平常多,伴隨眼睛紅腫等症狀,這類型急性結膜炎,也被稱為「紅目仔」。

許明木說,這類紅目仔病患,經觀察後發現,眼底結膜下出血比例低,透過經驗研判,應該是腺病毒導致的急性結膜炎,具有潛伏期長、病程長的特色。一般潛伏期約4~7天,病程約10~14天,病程過後多數會自然痊癒。但有少數個案因為急性結膜炎造成角膜表皮糜爛、與脫落的狀況,但機率不高。

若被診斷為急性結膜炎,應該按照醫囑用藥來緩解症狀,許明木並呼籲,萬一家中有第二人得病,不建議將眼藥膏和藥水共用,因為可能是不同病毒造成。罹病民眾也不需要過度恐慌,若病毒感染未侵犯到角膜,便不會影響視力。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個人衛生,不要揉眼睛、勤洗手並少出入公共場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9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由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和董氏基金會合作,共同出版的《那些年那些事:張博雅任衛生署長的一步一腳印》一書,紀錄衛生署第1位女性首長、也是任期最長的衛生署長張博雅,在任內7年3個月的時光,一手防疫、一手辦健保,首創許多政策與制度,包括健保開辦、創設國家衛生研究院、全面施打小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2歲的陳女士,長年會痛經,月經出血前後不定期,近幾年婦產科檢查,發現子宮前壁可見一顆約六公分乘二點三公分的肌瘤,在西醫建議下,服藥治療三個月未縮小,又不希望接受手術,輾轉尋求花蓮慈院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的協助,治療兩個月後,肌瘤從6公分縮小至3公分,讓陳女士免於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四肢受損或嚴重骨折病患常常遺留相當程度的變形及關節異常,在過去這些後遺症因為困難治療往往跟著病患大半輩子歲月,如果持續嚴重變形且影響行動還是需要矯正手術來治療。台南市安南醫院6年多來,已完成70例以上四肢變形的截骨矯正,其中有3成病患是屬於10年以上之骨折後變形。精準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為促進新竹市發展智慧醫療與智慧健康照顧,新竹市衛生局本月17日舉辦《健康e起來─新竹市智慧醫療論壇》,首度針對智慧醫療領域創立產、官、學的交流平台,針對慢性病智慧照護、兒少健康、智慧減重及營養管理、遠距長照等4主題,邀請新竹國泰醫院李興中院長、台灣長照醫學會劉伯恩理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