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期一來就血崩? 當心妳罹患上「這個婦女病」

經期一來就血崩? 當心妳罹患上「這個婦女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2歲的陳女士,長年會痛經,月經出血前後不定期,近幾年婦產科檢查,發現子宮前壁可見一顆約六公分乘二點三公分的肌瘤,在西醫建議下,服藥治療三個月未縮小,又不希望接受手術,輾轉尋求花蓮慈院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的協助,治療兩個月後,肌瘤從6公分縮小至3公分,讓陳女士免於手術開刀。

半數孕齡期女性易罹患 原因與雌激素分泌異常有關

賴東主任表示,在台灣有超過50%的孕齡期女性有子宮肌瘤問題,至於導致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多與雌激素分泌異常有關。臨床上,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有經血量多、經痛、下腹部壓痛感等,但也有些人沒有明顯症狀,直到不孕或是流產才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的問題。

子宮肌瘤治療 中西醫方式大不同

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西醫是以荷爾蒙或是手術為主,若未婚婦女為了將來生小孩的考量,會以非手術治療為第一選擇,但用荷爾蒙治療,會發生如更年期症候群的症狀,因此患者會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

賴東淵主任指出,子宮肌瘤在中醫認為屬於「多痰凝血瘀」為患,陰疽者精血本虛,陽氣衰弱,毒痰凝結,血滯不通所致。一般來說,在經期間治療會以止血祛瘀為主,以避免經血量過多,或是來經天數過長造成不適;至於非經期間,則會以化飲除痰、縮小肌瘤為主要目標。如果是想要懷孕的婦女,則可以先調理、治療一段時間讓肌瘤縮小,再使用助孕藥物。


經期一來就血崩? 當心妳罹患上「這個婦女病」

中醫調理+針灸 2個月回診肌瘤縮小

陳女士說,她每月月經量多,淋漓十餘天,頭暈,心悸,四肢涼欠溫,腰酸。曾服中藥治療兩個月未見效果。經過中藥調理湯與針灸調理三周後,原先經期經血量暴增、血塊多的問題已大幅減少,終於不再飽受貧血所苦;且兩個月後回西醫檢查發現肌瘤已縮小至三公分,陳女士非常開心,現在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中。

【延伸閱讀】

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想懷孕? 醫籲治療後「越快越好」

30歲就中風!心「洞」作祟 卵圓孔關閉器手術免開心防再次中風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您應積極控制血壓 導管治療可解套!

七成Baby曾出現消化不適症狀! 寶寶哭鬧有解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上班族洪小姐在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每天日夜忙碌,眼袋漸漸顯現,看起來疲憊又老態,想進行眼袋手術又怕恢復期太長,傷口被同事發現不好意思。後來至整形外科診所,經林敬鈞醫師評估後,為洪小姐進行複合式眼袋手術,不以傳統外開來割眼袋,完全看不出疤痕,恢復快速,也明顯改善眼袋,看起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人說類固醇藥膏擦了皮膚變薄,能不擦就不要擦?但是市面上許多外用藥品都含有類固醇成分,到底該怎麼辦?對此,食藥署教您如何正確使用類固醇藥膏,並破解常見三大迷思。【迷思一】症狀差不多,上次剩的藥繼續用?類固醇藥膏主要有四大作用:抗發炎、免疫抑制、抑制增生、血管收縮,且有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20多歲的陳先生體型較胖,動不動就流汗,身體常冒出大塊溼疹,至皮膚科門診就診,醫師開給類固醇藥膏,提醒他「見好就收」,不要長期使用,也別塗太厚,但他勤於擦藥,不料,皮膚變薄,容易乾癢。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許多皮膚科乳膏都含有類固醇成分,可迅速止癢、抗發炎、免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第2級疫情警戒維持至8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社區大學、學習中心、社區照護關懷據點、親子館等,符合防疫措施能夠適度開放,超商茶葉蛋或關東煮,由店員服務夾取就可販售。 陳時中表示,8月10日至23日仍維持大多數管制措施,但超商熱食販售,例如茶葉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