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性腦中風 血管內取栓急救成功

急性腦中風 血管內取栓急救成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8歲王小姐,在家看電視,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噁心嘔吐感,接著喪失意識。家人立刻送至臺中榮總急診室,醫師高度懷疑是腦幹中風,在黃金時間內,台中榮總傾團隊之力,將王小姐基底動脈血塊取出,及時打通阻塞動脈。王小姐後續經治療追蹤,迄今復原情況良好。

急性缺血性中風 十大死因之一

臺中榮總指出,王小姐原本就有心房顫動的老毛病,平常吃阿斯匹靈以及控制心律的藥物。今年三月急診送醫,急診醫師依她的症狀高度懷疑是腦幹中風,於是先插管保護呼吸道,接著啟動了中風小組。

神經內科醫師立即施以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灌流檢查。影像學上顯示為基底動脈阻塞,由於NIHSS(腦中風評估表)分數太高,傳統上無法使用靜脈溶栓進行治療。醫師團隊討論後,決定使用動脈取栓來進行治療。在臺中榮總醫療團隊合力下,為病人取栓過程中生命徵象穩定,在黃金時間之內,將病人基底動脈血塊取出,術後血管攝影顯示,原本阻塞的動脈已被完全打通。

再經加護病房密切觀察,王小姐恢復狀況良好,不僅意識清楚,肌肉力氣也逐漸恢復。醫療團隊研判,王小姐這次中風跟心房顫動的老毛病有關,後續安排電燒和修補心房中隔缺損;直至五月王小姐再度入院接受導管治療,至今恢復狀況良好。

血管內取栓 治療新曙光

臺中榮總表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是國人前十大死因之一,會造成病患失能及家庭照護壓力,雖然20多年前靜脈溶栓 (rt-PA)即問世,但急性缺血性中風從血管內取栓治療,到2015年才露出曙光。

臺中榮總結合了神經醫學中心、急診部、放射線部、麻醉部共同發展動脈取栓,血管內取栓對於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預後有長足的進步,平均每治療3-4人,就有一個病人受益,相較過往血栓溶解劑達兩倍之多。

【延伸閱讀】

去墾丁玩中風復發 原因竟是未按時服藥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調查,國內有高達6成民眾早餐外食,衛生署食藥局自99年起推動餐飲衛生分級評核制度,今年擴大針對早餐店進行評核,將符合規範業者分為「優」、「良」兩級,民眾往後進餐飲店用餐,可觀察店門明顯處是否掛有評核標章。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自99年起推動餐飲衛生分級評核制度,鼓勵業者自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行政院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其中規劃國際健康醫療中心,藉此吸引國外人士來台接受健檢、醫美、重症等服務但外界質疑,如果名醫都往醫療中心跑,大賺自費市場,恐將影響國人就醫權益。衛生署醫事處則指出,未來將嚴格限制醫師於特區內看診時數,不會讓這種事發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有關法國礦泉水檢有微量殺蟲劑及處方藥一案,因為檢驗的民間團體檢出數值極微量,評估尚無飲用安全疑慮,衛生署食藥局表示暫不要求國內業者下架,但已洽請法方儘速提供確實的相關檢驗報告。(圖片來源/取自網路)法國《6000萬消費者》雜誌和「法國自由基金會」合作,檢驗法國市售礦泉水及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研究團隊發現,高跟鞋鞋跟越高,小腿前側與後側肌肉越容易同時收縮,造成肌肉疲勞,若放入鞋墊降低收縮情況,可讓走路更平順,並延長走路時肌肉開始痠痛的時間點。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研究團隊利用半年時間,針對15名從未穿過高跟鞋的女性,分別在1公分、5.1公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