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性腦中風 血管內取栓急救成功

急性腦中風 血管內取栓急救成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8歲王小姐,在家看電視,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噁心嘔吐感,接著喪失意識。家人立刻送至臺中榮總急診室,醫師高度懷疑是腦幹中風,在黃金時間內,台中榮總傾團隊之力,將王小姐基底動脈血塊取出,及時打通阻塞動脈。王小姐後續經治療追蹤,迄今復原情況良好。

急性缺血性中風 十大死因之一

臺中榮總指出,王小姐原本就有心房顫動的老毛病,平常吃阿斯匹靈以及控制心律的藥物。今年三月急診送醫,急診醫師依她的症狀高度懷疑是腦幹中風,於是先插管保護呼吸道,接著啟動了中風小組。

神經內科醫師立即施以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灌流檢查。影像學上顯示為基底動脈阻塞,由於NIHSS(腦中風評估表)分數太高,傳統上無法使用靜脈溶栓進行治療。醫師團隊討論後,決定使用動脈取栓來進行治療。在臺中榮總醫療團隊合力下,為病人取栓過程中生命徵象穩定,在黃金時間之內,將病人基底動脈血塊取出,術後血管攝影顯示,原本阻塞的動脈已被完全打通。

再經加護病房密切觀察,王小姐恢復狀況良好,不僅意識清楚,肌肉力氣也逐漸恢復。醫療團隊研判,王小姐這次中風跟心房顫動的老毛病有關,後續安排電燒和修補心房中隔缺損;直至五月王小姐再度入院接受導管治療,至今恢復狀況良好。

血管內取栓 治療新曙光

臺中榮總表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是國人前十大死因之一,會造成病患失能及家庭照護壓力,雖然20多年前靜脈溶栓 (rt-PA)即問世,但急性缺血性中風從血管內取栓治療,到2015年才露出曙光。

臺中榮總結合了神經醫學中心、急診部、放射線部、麻醉部共同發展動脈取栓,血管內取栓對於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預後有長足的進步,平均每治療3-4人,就有一個病人受益,相較過往血栓溶解劑達兩倍之多。

【延伸閱讀】

去墾丁玩中風復發 原因竟是未按時服藥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0年前,25歲的葉先生是個籃球場上的熱血中鋒,高壯強健的體魄看不出任何異狀,某天當他發現胸口有不明硬塊,並有呼吸不順、心跳加快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運動量不夠而卯起來運動,卻差點在球場上休克,後經就醫診斷,才發現罹患淋巴癌第三期;前後走過化療、放療及復發折磨的他,目前已康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許多人不喜歡到醫院,擔心被感染、惹晦氣,不過,南部一名48歲、患有下背痛的男性去年看診次數高達582次,平均一天到院看病近兩次,榮登去年門診就醫排行榜之冠;第二名則是北部的58歲男性看診555次。中央健保局4月19日公布101年門診就醫次數紀錄,前四名就醫次數均超過500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多活動、多社交,可減少失智風險!台灣失智症協會公布最新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發現,與天天運動的人相較,不運動的老年人失智症風險高出5倍。另外,曾經中風者失智風險則高出7倍。第28屆國際失智症大會於4月18至20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失智症協會於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春夏交替,天氣一陣子大晴一陣子又大雨不斷,而雨天潮濕的氣候容易孳生塵螨、黴菌,近期門診中鼻子過敏患者增加不少;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如果家裡屬於較潮濕的環境,可使用除濕機減少塵螨、黴菌的孳生,同時預防疾病上身!據研究證實,每克灰塵中若含100-1000隻塵螨以上,就相當容易引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