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急性腸胃炎就醫治療後竟臉歪嘴斜 問題出在這

  1名病患因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而就醫,未料打完止吐藥返家休息後,家屬竟發現該患者表情變得猙獰、扭曲歪嘴且坐立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趕緊送回急診,診斷出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縮寫 EPS),打完抗膽鹼類藥物後,症狀獲得改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憲青說明,所謂的錐體外症候群是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干擾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坐立不安等現象,此症多受藥物誘發,例如成分中含有多巴胺拮抗劑的胃腸藥或是傳統抗精神病藥物,常見的症狀如下:

  (一)急性肌張力不全:發生的位置多在眼部、舌頭、頸背部與四肢,因肌肉持續攣縮,症狀可能有造成眼球上吊、眼球歪斜、牙關緊閉、歪嘴、歪頭、舌頭外吐或捲曲、角弓反張(四肢如青蛙般往軀幹的反方向伸張)、臉部扭曲歪嘴、講話語意不清等。

  (二)坐立不安:末梢運動無法停止,使得病人坐不住、煩躁不安,甚至不停搖擺或來回踱步。

  (三)巴金森氏症候群:約發生在服藥後的3個月內。臨床表現有肌肉僵硬、小碎步、顫抖、表情呆滯的撲克臉、重複舞蹈性動作。有些是受抗精神病藥物所引起的,案例多為老年人。

  急診一般看到這類病人時,家屬都擔心是不是「中邪」或「中風」,但年輕人較少有中風案例,透過詢問病史多半可以得知是病人在數小時前服過藥所導致,這時只要利用抗組織胺、抗膽鹼、鎮定劑之類藥物就可以紓解症狀。

  陳憲青呼籲,就醫時詳細說明用過的藥品有助於醫師診斷,若曾有發生此病症的經驗,下次就醫時需提醒醫師,以避免再度開到相同成分的藥物。

相關推薦

耳鳴後眩暈 不一定是梅尼爾氏症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5月18日至19日以視訊方式召開,台灣還沒等到邀請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坦言,認為受邀機會不大,但我方不會放棄參與國際防疫,將持續與友邦以及理念相近的國家召開視訊會議,增加台灣能見度。 陳時...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紓困之亂意外引爆中央、地方的意氣之爭嗎?針對新北市日前把近萬件的申請資料一口氣全丟給衛福部,要中央審一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表示,昨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通過電話,現在新北市要收回去自審,中央一切配合,「回歸原來行政流程是...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日確診連續第4天加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同時這也是29天以來未見本土病例,不過,壞消息是,新增1例死亡,為國內第7例死亡,死亡的案197,與案202為1對夫妻,曾在3月8日至18日至美國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