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植完牙就一勞永逸? 少了定期回診恐功虧一簣

  許多人以為植牙完後就能一勞永逸,因為植體是高科技金屬,不用擔心蛀牙壞掉,但牙科醫師警告,植牙成功率約95%至98%,成功與否取決於病患術後照顧,植牙雖然不會蛀牙,但仍可能因牙齦發炎,以致齒槽骨萎縮、植體掉落,必須再花錢重新植。

  55歲的徐女士,4年前上、下排牙齒出現搖晃,就診發現為嚴重牙周病,狀況不佳必須拔除,之後選擇植牙全口重建,但術後忙於工作並未回診,2年前吃東西時發現牙齒居然又開始晃動,趕緊回診,經檢查確認罹患植體周圍炎,造成人工牙根鬆動脫落,耗時2年漫長的治療,最終再次植牙。

  經過2年多來的治療,徐女士不敢再輕忽口腔清潔,再忙都會以牙間刷、牙線清潔牙縫,並規律回診。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宋旻怡指出,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缺牙人口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除了影響外觀與自信之外,缺牙者咀嚼功能較差,可能提高罹患失智風險。

  近年來,國內假牙、植牙需求的人口增加,宋旻怡表示,植牙、假牙是以人工治療的方式取代缺牙,需依照患者自身條件、費用、治療時間等因素來考量,但不管選擇哪種治療,都不能輕忽術後口腔保健。宋旻怡說明,植體雖然不會蛀牙,但牙齦仍會受牙周病侵襲,就有不少患者因牙齦發炎造成齒槽骨萎縮、牙根搖動斷裂。強烈建議國人飲食後應以牙間刷清潔牙齒縫隙,用單束牙刷清潔牙齦、牙面分界處,並用軟毛牙刷清潔牙齒表面。

  此外,植牙後應少吃堅硬食物,避免因過度磨損而傷至人工牙根,以維持牙齒壽命。糖尿病患屬於牙周病高風險族群,術後除了積極清潔牙齒,還應控制血糖。由於自然牙與人工牙根、假牙的耗損速度不同,宋旻怡建議患者,應該定期回診,透過醫師評估咬合狀態、調整咬合,並協助清潔,延長人工植體的壽命。

相關推薦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至今,陸續有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民眾到醫院求診。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建議民眾收斂心智、正向思考,藉由個人興趣、運動來紓解心中鬱悶。民眾為了防疫都盡量待在家中不敢趴趴走,但悶得太久難免鬱悶,該院中醫部葉家舟主任表示,可藉由保持正常生活及飲食來調整體質,...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15例本土個案,確診縣市分布中,新北市新增11例最多。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11例中有5人是居隔陽性,淡水3人都是家戶感染。根據新北市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確診病例淡水3例、新莊泰山與板橋都是2例、土城1例、三重1例。侯友宜表示,...

閱讀詳情 »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26,隨著疫情趨緩,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接受節目專訪時透露,北市針對國中國小在9月開學的規劃,他表示採線上線下混合班,倘若一個班25人,可考慮5人到校上課、20人在家上課。對此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柯的思考點應該是讓學校降載避免群聚,但至於為甚麼是選出5個人,就不是很清楚,但這...

閱讀詳情 »

今指揮中心公布共15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台北市1例。台北副市長黃珊珊公布確診案號15515足跡,曾於7/4到過高鐵台北站、桃園中壢區華泰名品城;7/14至7/16下午到訪中正區林森南路的汕頭意麵;7/13至7/14傍晚到過世界健身房站前店。黃珊珊公布確診個案足跡,案號15515為中正區的個案,也是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