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陸委會「小明的故事」放火 陳時中出手:國籍自己選的、撤回陸配子女入境!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關鍵時刻,陸配子女究竟放不放行返台,政策不但因輿論罵聲一日三變,在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親上火線對全民說了「小明的故事」之後,人道考量顯然說服不了人,短短24小時內二度急轉彎,今(12)日改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撤回政策,只要不具我國國籍者不同意入境。

防堵病毒入境,國境自6日起即暫緩中國人士來台,卻也衍生擁有居留證的陸配子女回不來,陳明通坦言「這問題存在一個禮拜了」陳情不斷,陸委會11日下午於是宣布基於人道考量准予陸配子女入境,沒想到引發網路輿論一面倒罵聲,就連綠委也嗆該罵。

為此,陸委會昨晚臨時記者會增加「未成年」、「中國親人無能力照顧」兩條件,陳明通甚至說了個「小明的故事」交代起心動念、解釋這政策到底是想要幹什麼,並強調絕非開放「探親」,但依舊無法平息憤怒的輿論,記者會後又再追加「父母皆在台灣」條件限制,政策一日三變,今日乾脆撤回以免引爆政治炸彈。

陳時中表示,昨天已與陸委會做過充分的溝通,了解有不少過年赴中國探親的陸配子女現在想要回台灣團聚的心情,但經過專業的評估,在減少人員流動風險、保護國人之下,防疫不容有破口,決定撤回陸委會的相關入境管制措施。

防疫以國人優先,陳時中說,若沒有量力而為就是指揮中心的失職,他了解相關討論及爭議不少,但整個情況上,防疫須堅持三原則,第一,只要人在台灣,醫療絕對是無差別待遇,只要台灣能夠醫的絕對全力救治,不管他是誰;第二,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也是無差別管理。

不過第三點,陳時中強調,邊境管境就必然有差別,最大的原則是國人優先,國籍是可以選擇的,如果當初選擇了,現在應要自己承擔,因此,在國人優先的提之下,撤回陸委會的入境管制措施是不得不,而且看到目前滯留在中國的台商仍很多,他們都具有國籍,很快清明節就會有一波返台人潮,如果現在任意開放,他會擔心醫療量能不足。

陳時中說,全台居家檢疫、隔離一天有5千人,在14天當中需要不斷追蹤,且未來增加範圍最少7萬人起跳,他嘆「台灣是有多少人力」,這些人每天要注意行蹤,況且還有人在趴趴走,如果增加負擔,變成防疫破口,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陸委會政策需要檢討。但他強調,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則不受影響。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聽到罵聲了!陸配子女返台政策大轉彎 陸委會祭「滿足兩條件」才放行

不甩WHO新命名COVID-19? 台灣官方建議仍簡稱「武漢肺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高端COVID-19疫苗昨(23日)全台開打,總統蔡英文一早就秀手臂帶頭接種。不少支持國產疫苗的名人、立委、議員也紛紛在臉書上秀出自己的小黃卡,而知名作家藤井樹(吳子雲)也在臉書寫下打完高端的副作用,並逗趣地說「為什麼不是吹箭?說好的吹箭呢?菜政府下台!」。昨天是國產疫苗開打首日,許多人也前往接種,...

閱讀詳情 »

▲左為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林李達,右為宇皓法律事務所律師鄭嘉欣。(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康弘昌、李新琳/台北報導 失智者遭受虐待、詐騙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如何保障失智者的權利?台灣失智症協會推出「失智法律講座」系列影片,由律師以淺顯易動的方式,告訴失智家庭如何因應各種常見狀況,...

閱讀詳情 »

國產高端疫苗昨(23)日開打,「焦糖哥哥」陳嘉行一早到士林新光醫院接種。施打13小時後,陳嘉行也在臉書分享接種高端疫苗後感覺,直呼自己臉部皮膚變緊緻,而且紅潤有光澤,眼睛旁邊的細紋好像減少了,戴上眼鏡發現反而有些模糊,拿下來變得比較清楚,摸摸自己的小腹竟然變平坦了,還說「高端疫苗的副作用太可怕了,我...

閱讀詳情 »

▲左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右為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吳孟玲。(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康弘昌、李新琳/台北報導 失智議題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關注,台灣失智症協會製作一系列「失智法律講座」影片,希望提醒及幫助失智家庭提早做好準備,避免失智者成淪為犯罪集團眼中的肥羊,除了保障失智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