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催眠生產真的可以近乎無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分娩真的很痛,對嗎? 根據“婦科與產科身心雜誌”的研究,41%的新媽媽認為生產是最高等級的疼痛。但是一些在教導孕婦「催眠生產」原理及方法的人聲稱「自我催眠和放鬆來幫助分娩」實際上真的是可以接近無痛狀態。但這有可能是真的嗎?

「絕對是真的! 很多人只是還沒有聽到太多關於催眠生產的信息,」Giuditta Tornetta很肯定的表示。Tornetta是一位分娩和產後陪伴產婦的陪產士,同時著有關於無痛分娩的書藉。「事實上美國大約有1%的女性經歷過無痛分娩,但這些人大多保持低調,不喜歡在經歷生產疼痛的女性面前過於誇耀。」

雖然完全無痛的分娩過程是所有產婦的渴望目標,但大多數準媽媽可能還是會勉強退而求其次地接受減痛分娩。根據Tornetta的說法,分娩過程的催眠雖然無法保證絕對無痛,但卻是達到「完全無痛」這一目標的好方法。臨床心理學評論中針對13項對照研究進行了全面回顧,評論指出在舒緩分娩和分娩疼痛方面,催眠已被證明比標準醫療、支持性諮詢和傳統分娩教育課程等更為有效。其中一個主要的好處就是:催眠以及其緩解疼痛的效能可能可以縮減生產時間。

催眠生產真的可以近乎無痛

在準備了解催眠是如何緩解疼痛之前,可以先來了解為什麼產婦會感受到疼痛。隨著每次收縮,子宮會擠壓寶寶靠近出口,肌肉會不斷地繃緊和擠壓,產婦感覺到不舒服是很自然的情形。此外,陣痛的強度可能會產生巨大壓力,身體可能會自然地對所謂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做出回應,這會使身體進入生存模式:心臟跳得更快、呼吸更快、變得焦慮、血壓增加、肌肉緊張等。所有這些針對壓力的身體和情緒反應會對分娩產生負面影響。

催眠可以成為所有壓力的解毒劑。美國加州聖塔莫尼卡健康中心醫生Sheryl Ross表示 :「使用催眠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婦對壓力源的反應,因此身體不會經歷到這些負面的身體反應,進而幫助產婦面對分娩的疼痛。」

「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女人和每次的分娩都是不同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麻醉學教授Craig M. Palmer表示。「即使是一些毫無準備的女性也能夠體驗到簡單、無痛的分娩。我相信催眠生產是一種可以改善某些女性分娩經驗的技術,但即使我已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產科麻醉師,我也無法保證它對於每位產婦都能夠絕對無痛分娩。」
參考資料:Hostile Work Environments Are Hurting Moms & Kid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陰影久久不散,竟害有人一靠近醫院就渾身不對勁!一名40歲的男子日前就嚇壞家人,本身有高血壓病史的他,因為疫情關係已經好一陣子不敢到醫院回診,家人擔心狀況,陪同就醫,沒想到快到醫院大樓時,男子竟心跳開始加速,腳也不斷發抖,甚至出現胸悶吸不到氣,馬上掉頭回家才慢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儘管全台三級警戒已經降級,但過去2個多月以來,疫情影響,許多上班族都改為居家工作,所有學生也都改為在家視訊上課,幾乎一整天眼睛都緊盯著3C產品不放,振興醫院眼科部門診就觀察到,最近增加很多的「疫情高度近視族」,且年齡層從小到大都有,醫師就警告,這些高度近視族如不好好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專家建議同意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打算開放疫苗「混打」,但時程未定,可國內醫事人員已經等不及了!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28)日發出聲明,表態支持中央的疫苗混打的靈活政策,但要求善用即將到期疫苗,保護第一線醫事人員,快讓醫事人員可自主選擇第二劑疫苗,開放可選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根管之療後的牙齒為何要做假牙?牙醫師表示,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失去了牙髓腔中神經、血管、淋巴等營養供應,使得牙齒變得脆弱,此時牙醫師會視牙齒位置、剩餘的齒質是否須裝假牙保護,免讓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最後走向拔牙的命運。 當代興國牙醫診醫師許哲榮說明,牙齒之所以需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