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診暴力再現 醫界籲醫院暴力應列公訴罪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急診暴力事件頻傳!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勞盟)召開記者會,批評衛生署無法制定有效防止暴力的規範,以致未能保障民眾就醫的公共安全,更讓第一線基層的醫療從業人員人人自危。

5月06日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傳出急診暴力事件,急診醫師遭受病患家屬「黑枝」暴力攻擊,除了造成該名醫師嘔吐及後腦勺血腫,在場的護理師及就醫病患則飽受驚嚇。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指出,衛生署雖已規範急診室門禁管制、裝設警民連線、配置24小時保全人員等措施,但在這次事件中則可發現急診防暴規範仍有不足之處。

例如,警衛雖然在病患家屬施暴後一分鐘內趕到,但仍無法事先防止此類的暴力事件。近年來,急診暴力頻傳,已有三四年急診醫師在執醫救人過程中,遭受暴力攻擊。

台灣急診醫學會秘書長陳健驊醫師指出,急診醫療工作環境日益惡化,導致人力嚴重流失。其中就包括急診室環境較差,看診缺乏隱密性,以致於醫療人員經常遭受病患或家屬暴力對待。

急診醫學會認為,警察應該進駐全國區域級以上的急診室,門禁管制必須嚴格,對鬧事或行使暴力者予以嚴懲,除了交由地方衛生局開罰外,警察單位應主動偵辦。

最重要的是,政府應儘速將醫院暴力、急診暴力納入公共危險罪,比照刑法危害飛航安全罪,讓醫院暴力成為非告訴乃論的公訴罪。

醫勞盟則建議,衛生署應參考新加坡制度,為避免家屬情緒干擾醫療專業判斷及搶救時間,應訂定家屬陪同限制,如以一至二人為適當,即可有效促進醫病良好的溝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現代女性在學業、事業、家業衝突下,選擇了少生、晚生,或者是不婚不育,除了造成了少子化的國安、社會、經濟危機之外,也直接影響了婦女的健康,造成了女性癌症(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及女性文明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月經疾病)的飆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告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今年92歲的江伯伯,糖尿病史已有16年,6年前曾因心肌梗塞住院,植入一根支架,之後分別在內分泌科及心臟科定期看診,以致偶有重複用藥之虞;直到他接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糖尿病心臟病整合門診,由兩位醫師同時看診,之前重複用同類藥物的情形也獲得改善。透過整合門診 候診人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陳小妹六個月大時出現腹瀉及發燒,媽媽注意到陳小妹的糞便有鮮紅色血絲與黏液,帶她到診所就醫,初步診斷為感染性腸胃炎,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後,症狀依舊反覆發作,持續半年未有好轉跡象。1歲3個月時前來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腸胃科門診,發現消化道有嚴重潰瘍情形,經大腸切片檢查確診為克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重型海洋性貧血為公告罕見疾病,依罕病通報資料顯示,至105年底全國累計個案共345人。國民健康署呼籲育齡男女,如家人為海洋性貧血患者或為帶因者,自己應接受海洋性貧血相關檢查,而準媽咪應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及相關遺傳諮詢服務,以保障下一代健康。「海洋性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