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急頒「2歲童條款」開放緊急自行就醫 陳時中認了:盡量提升行政效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2歲男童搶救6天不治,成為國內年紀最小的重症死亡個案,由於家長控訴送醫過程中因為現行確診者的公務程序而有所延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連夜發出最新公告,放寬居家照護確診個案及同住之未確診者的「緊急就醫」,開放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進一步表示,這是開放多重選擇,也會盡量提升行政效率。

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的「居家照護 COVID-19 確診個案及同住居家隔離者之運送/轉送交通方式」中,放寬緊急就醫:以 119 救護車為原則;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或指示之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被視為是「2歲童條款」。

陳時中上午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之前,接受媒體聯訪時,陳時中表示,其中有關兒童如何通報就醫的部分,細節還會由下午專家討論後再定案。

面對有媒體提問,若同住親友不會開車怎麼辦?陳時中立即回應,不是有防疫計程車嘛,這是多重選擇,未來會開放多重選擇,至於通報衛生局的時效問題,我們盡量把行政效率提升來。

陳時中也認為專家建議「接觸者發燒就算確診,不用再篩檢」一事不妥,他強調,感冒的人這麼多,怎麼辦?我想這東西還是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診斷。現在是要先把確診者解隔離的條件合理化,另外,以篩檢取代隔離的行業別,在目前適用的醫護人員之外,也會考慮再擴大。

陳時中說,目前採購輝瑞、BNT兒童疫苗的進度,合約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不過,但媒體追問什麼時候會到?陳時中只回了一句「我們合約還沒簽定」。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自主應變」惹網友炸鍋 陳時中不認失言:講很久了、就是這樣子啊!

最年幼死亡新北2歲童不只一病毒作怪? 羅一鈞揭最新檢驗結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活得久、更要活得健康!國健署就提醒,長者只要能夠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失能的風險因子,及早介入運動與營養等處置,就可以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而評估長者功能有6大關鍵指標,一定要牢記在心。 依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於2022年1月底已占總...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一般牙膏及漱口水自2021年7月1日起已納入化粧品管理,其產品標示、登錄、使用成分及製造場所等事項,均須符合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相關規定。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自2021年起,共稽查587家化粧品販售業者、1181件化粧品,共查獲22件未符規定的一般牙膏及漱口水產品,...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希望在台灣,目前某些無法治癒的癌症,有一個是我們台灣發展出來的藥物,讓癌症成為歷史!」惡性腫瘤已連續39年高居國人死亡原因首位。每10萬人口中,因胰臟癌死亡為10.4人,胰臟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亡人口的第七位,但是胰臟癌卻因為沒有好的篩檢工具,症狀不明確,不易被檢...

閱讀詳情 »

記者 張耀元/台北報導 全球近年因應疫情所推出的健康養生生活宅,主打有別以往的住宅格局規畫,強調空間距離,及週邊的綠色生活環境,特別是多功能的養生健康建築,成為房地產界的主流商品,許多建築公司也在近期推出的建案中,配備相關的健康公共設施或居家配備,而釋放「負離子」器材成為當夯的商品,3月19日 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