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聽不清?走路變慢? 別忽略!老人失能的6大風險因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活得久、更要活得健康!國健署就提醒,長者只要能夠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失能的風險因子,及早介入運動與營養等處置,就可以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而評估長者功能有6大關鍵指標,一定要牢記在心。

依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於2022年1月底已占總人口比率逾16.9%,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如何健康老化,維持身心功能在最理想的狀態,十分重要。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為了能夠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的徵兆,國健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推動長者功能評估工作,幫助長者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失能的風險因子。

長者功能評估含括延緩失能的關鍵六大指標:「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可由長者居家定期自我檢視,也能透過家屬的協助,幫家中長輩進行初步評估。

吳建遠說,國健署去年招募約460家院所試辦,由專業人員提供長者6大功能評估,共服務約7.7萬人,結果發現約1.2萬人有至少1項功能異常,其中以行動、認知及視力異常較多,分別占總服務人數的7.6%、4.1%、3.3%。

南投縣即有一名76歲的莊阿嬤,個性活潑健談,平日白天獨自在家,生活尚可自理,沒想到近日家人下班後發現幫阿嬤準備的午餐剩下許多,且阿嬤話變少、動作也變慢了,剛好孫女在社區藥局領藥時接觸長者功能自評量表,回家幫阿嬤評估,發現行動、聽力及憂鬱狀況異常,立即至附近診所諮詢,經過醫事人員說明才得知,阿嬤因聽力退化造成與家人和朋友溝通不良,導致心情低落,進而影響食慾,還好在院所鼓勵下參加社區活動並配戴助聽器,才又恢復以往的活潑健談。

吳建遠提醒,老化造成的功能衰退常常被忽視,民眾多將聽不清楚、走路變慢、健忘、無力等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不知道要尋求協助。國健署建議,年滿65歲以上長者,每3個月或自覺身心功能狀況衰退時,可運用「長者功能自評量表」(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602)進行自我檢測,也鼓勵阿公阿嬤彼此提醒,家人協助評估,共同維護長輩健康。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2個月來間歇性頭痛不斷 他視力突變模糊才知問題大了!

大腸癌症狀不只血便! 她沒來由體力變差、頭暈臉蒼白竟確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哎呀,最近眼睛越來越差,看東西越來越模糊!」、「怎麼覺得年紀越大,視力就漸漸衰退呢?真的只是老花眼嗎?」40歲開始,相信大家一定有類似的體悟,當視力模糊、看不清楚的情形發生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白內障、老花眼占多數 國泰綜合醫院眼科...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 依據最新對於運動以及飲食的研究顯示,那些早起先運動再吃早餐的人,可能比先吃早餐再運動的人還健康。研究顯示說,運動前吃進去的食物會影響我們在運動時消耗掉的脂肪,還有會影響脂肪細胞內的分子活動,對於我們的健康有長期的影響。 運動員跟科學家都知道何時吃東西會影響運動表現。大部...

閱讀詳情 »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當不適症狀出現時恐已是肝癌末期!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表示,由於肝臟僅表面具有神經,因此當肝臟內出現腫瘤時往往沒有痛感、也沒有明顯症狀,直到肝腫瘤變大,壓迫到表面神經才可能引起疼痛,或是出現黃疸、食慾差、體重快速下降等症狀,恐已是肝癌末期。  肝臟的神經...

閱讀詳情 »

覺得好餓、雙手顫抖又頭昏,可能是身體血糖過低了!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若是糖尿病患、癌友等感到肚子餓時,血糖可能低於70mg/dl,須立即補充糖分,以避免大腦受到影響或損害。  低血糖,顧名思義是血糖過低的狀況,通常是指血糖低於70mg/dl。一般健康狀況良好者,即便是空腹的情況下,血糖值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