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輕忽胃痛恐癌變 醫師列「警覺症狀」

輕忽胃痛恐癌變 醫師列「警覺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彭先生是位工程師,因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也不定量,長期深受胃痛之苦,當胃痛發作時,就買成藥服用。這次因胃痛痛到站不起來,被家人送至急診就醫,經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胃潰瘍  有症狀問醫師

新竹臺大分院外科部林聖傑醫師表示,胃潰瘍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也沒有特異性,比如消化不良、上腹部悶悶的、容易脹氣、吃一點東西就覺得飽等等,更嚴重一點會演變成上腹痛,尤其是吃完東西過後半小時到一小時疼痛會更加明顯,少部分人疼痛會轉移到右上或左上的肋骨下緣。

除此之外,還可能伴隨噁心反胃、上腹灼熱感、甚至是嘔吐,雖然這類疼痛會隨時間緩解,但若持續不治療的話,也會有更嚴重的併發症;有些人即便潰瘍已經相當嚴重但症狀仍不明顯的,像是年紀大、服用消炎止痛藥、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意。

胃潰瘍不治療  恐成胃穿孔

林聖傑醫師說明,胃潰瘍的併發症主要有出血、胃出口阻塞、胃穿孔。出血的話會導致解黑便,也可能吐血或吐咖啡色的液體。至於胃出口阻塞則是因為嚴重的潰瘍會讓胃和十二指腸的交接處–幽門,因腫脹變形或纖維化而狹窄,食物難以通過就造成更加嚴重的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胃脹氣、體重減輕。

如果發生胃穿孔的話,通常會有立即性的腹部劇痛、整個腹部肌肉僵硬、心跳加速、發燒,這是一種腹部急症,需要立刻就醫以及評估緊急手術的必要,嚴重的話會發生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減少危險因子  藥物治療要確實

對大多數病人來說,移除潰瘍原因並且給予當藥物治療,通常不用長期服用胃藥,但可能需要胃鏡追蹤來確定潰瘍癒合以及沒有後續惡性的變化。林聖傑醫師提醒,現代人因生活和工作經常處於高壓狀態,且飲食與作息也不穩定,還有消炎止痛藥的容易取得與使用,都會增加潰瘍發生的機率以及嚴重度,因此在身體有出現相關警訊時,千萬不要輕忽拖延,應尋求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胃痛就吃胃藥? 小心造成身體危害

企業高管長年胃痛竟罹膽囊炎 緊急住院「摘膽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雖然近年來,醫界一直在提倡中高齡族群重訓的好處,但還是有許多人對於重量訓練感到害怕,除了認為會受傷之外,還有一大部分的人認為自己年紀太大,不需要追求年輕人的體魄。事實上,台灣已有許多50、60歲的叔伯阿姨投入健身的領域,越練越健康,美國也有研究證實,老年人也可以練得跟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6歲的張女士2年多前騎機車撞上電線桿,右小腿開放性粉碎性骨折,經各種相關手術後,卻又併發慢性骨髓炎,加上骨折不癒合,為了治療骨髓炎,她吃了一整年的抗生素,吃到胃腸不適、全身倦怠,整個人都消瘦了,還需要靠輪椅與助行器才能行動;直到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同時也是高壓氧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大約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婦科手術,都可以經由微創手術進行,微創手術已是現代婦產科手術的主流,婦科手術要開腸剖肚的場景已經越來越少見。花蓮慈濟醫院在傳統腹腔鏡的基礎上,引進3D腹腔鏡設備,醫師透過立體影像進行精確手術,縮短手術時間,造福花東地區居民的健康。傳統腹腔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的疾病,在眾多的失智症患者中,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病患人數最多,帶給家庭與社會上的壓力也最大。為紓解照護者的壓力,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過暮不忘照護紓壓講座」,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黃敏慧科長表示,很多事理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