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性格劇變! 婦人罹「NMDA受體腦炎」突變暴力狂

性格劇變! 婦人罹「NMDA受體腦炎」突變暴力狂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電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描述《紐約郵報》24歲年輕女記者,出現疑似精神疾患的症狀,原本將送入療養院,後經確診為「NMDA受體腦炎」終獲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暨神經加護病房主任邱駿清醫師指出,國內也有零星案例出現,一名平時賣小吃維生的婦人,性格劇變,甚至出現暴力行為,讓家屬擔心不已,多次進出醫院才確診。

腦部放電異常 臉部抽搐、口吐白沫

罹患罕病的張婦,為了養家活口,在廟口賣小吃,第一次發病時間是2016年11月3日,她在工作時突然臉部抽搐、口吐白沫,疑似癲癇發作,經送到鄰近的醫學中心急診,急診醫師開立癲癇藥,觀察一陣之後就讓她回家。家人指出,媽媽發病前脾氣變得莫名暴躁,甚至還毆打友人;發病前一晚她狂吃甘蔗與爆米香,還喃喃自語道:「這是我吃的嗎?」;三日後又再度發病陷入昏迷。

頻繁進出急診 輾轉確診「NMDA受體腦炎」

張婦接連發作頻繁進出急診、住進加護病房,經過近一個月的觀察,腦部仍然持續放電,但她已經插管、無意識。家人輾轉得知彰化基督教醫院曾經收治過類似個案,於是在她狀況稍微穩定後轉院。彰基中風暨神經加護病房主任邱駿清透過血清,腦脊液,以及電腦斷層檢測,確診婦人罹患「NMDA受體腦炎」。

「NMDA受體腦炎」罕見疾病 患者多為女童

「NMDA受體腦炎」屬於罕見疾病,全球個案報告中,患者以女性為主,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最小罹病的個案只有18個月大,此外17、8歲的年輕女性也是主要族群。邱駿清指出,婦人的年齡非主要罹病族群,可說是比罕見還罕見,強調此病雖然罕見,但只要早期診斷進行免疫治療,就能減少發病期間的神經損傷。張婦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後,症狀也改善許多。

無病史卻嚴重癲癇 小心「NMDA受體腦炎」

 邱駿清提醒民眾,NMDA受體腦炎第一階段「發病期」,約數天到數週,患者會出現意識亂混、性格及行為改變、幻覺妄想等急性精神症狀,之後開始會出現手足抽動、僵直及自律神經失調等以神經症狀為主,「如果突然出現嚴重癲癇病人,發病前完全沒有病史,又合併曾有急性精神症狀,就要考慮可能是這類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3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統計至昨(11)日,全台累計施打第1劑莫德納疫苗,約有304.3萬人次,今(1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度鬆口,莫德納第2劑間隔不排除再延長,超過原訂最久12周;另外,美再贈台400萬劑疫苗證實口誤。 陳時中強調,疫苗供貨不穩定,不僅特定品牌,而是所有廠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今(12日)宣布,全台除台北市、新北市地區外,其他縣市住宿型長照機構開放探視。不過,陳時中強調,雙北疫情屬於中高風險區域,目前沒有開放住宿型長照機構探親,若未來疫情減緩,如果降低就會開放。住宿型長照機構開放探視 雙北市除外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趨...

閱讀詳情 »

2021.08.1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12日為止,已經有81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夏季到來,台灣悶熱潮濕與高溫日曬的環境,容易引發相關皮膚問題,例如:黴菌感染、汗疹、蚊蟲叮咬搔癢、毛囊炎等,此時多數人會到藥局買藥或至醫療院所就醫,但皮膚用藥種類繁多,使用不當恐導致副作用或延誤病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提醒,用藥前,不可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