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怖罹癌基因 38歲的她竟有逾百顆腸瘜肉

  林女士今年才38歲,卻有嚴重嗯嗯問題,便秘、血便持續3年,有時甚至吃了3顆軟便劑,仍無法順利排便,自以為是痔瘡而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發現她大腸裡面佈滿了瘜肉,超過100多顆,其中4顆已屬癌前病變。進一步詢問病史,確診為「家族性大腸瘜肉症」。

  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指出,大腸惡性腫瘤是國人常見癌症,而家族史為高危險因子,至於「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在大腸癌病人中比率占1%,並不多見,但只要基因變異缺損,就一定必中。

  研究顯示,「家族性大腸瘜肉症」病因來自第5條染色體基因缺損,屬於顯性遺傳,雙親之一有這個基因,則下一代罹病機率高達5成,且100%會變成惡性腫瘤,因此被形容為「恐怖遺傳」。

  以該患者為例,她阿嬤生了5個孩子,但不幸有3個子女死於大腸癌,其中包括了她媽媽,死時年紀還不到40歲。屬於腸癌高風險族群的她,心裡其實一方面相當害怕自己罹癌的風險,另一方面卻又遲遲不敢面對現實。

  在發現病因後,醫療團隊考量林女士腫瘤位置與生活品質,最後建議以手術切除全大腸直腸,並做永久的迴腸造瘻口,儘管造成生活上極大不便,但這是唯一遠離腸癌的方法。

  林女士逃不過恐怖罹癌遺傳,而她的2個孩子也難逃恐怖夢魘,醫師建議,目前分別為4歲及8歲的小朋友,到了12到15歲時,就應該接受第1次大腸鏡檢查。如有瘜肉,每年都要做規則追蹤檢查,且在20歲左右,趁著瘜肉還沒出現癌變之前,建議接受預防性手術切除大腸,保留肛門,才能確保日後無癌人生。

  林北江強調,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應要儘早檢查,但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仍有2到3成「家族性大腸瘜肉症」病人屬於基因突變而罹癌。因此,如覺腸胃不適、排便不順或血便,即便沒有症狀、無家族史,也應在45歲做第1次大腸鏡檢查。

 

相關推薦

  # 要打流感了,對蛋過敏可以打嗎?沒吃過蛋可以打嗎?~~~~~~施打流感疫苗蛋過敏全攻略~~~~~何泰樺醫師.論文上、老師教的、衛福部/美國的資料上,都說"沒吃過蛋","吃過會過敏但是很輕微",是可以打流感疫苗的。就醫師的立場而言,我也是覺得這樣是對的.但是把這種觀念,強加在民眾身上...

閱讀詳情 »

以抗體業務為基礎 不斷整合發展附加價值更高的癌症檢測及產前檢驗 ◎莊正賢 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出精準醫療計劃,中國也將精準醫療納入「十三五計畫」之中,但精準醫療在台灣還是屬於相當新的領域,在全球都看好精準醫療之下,台灣跟上了嗎?今天要為投資人介紹的這家公司亞諾法(4133),以鼠源抗體庫為基...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月圓人團圓,中秋將至。每當這個時節到來,家家戶戶都會聚在一起,烤肉、吃柚子、嘗月餅,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與家人團圓的喜悅。 舉凡中秋必吃美食,烤肉、月餅、柚子全部都是經典;但在高油脂、高熱量的威脅下,如何正確吃、健康吃,才不會為身體帶來負擔呢? &n...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季節交替、流行性感冒肆虐,任何疾病都有被治癒的可能,但是,當醫生聽到病患罹患嚴重肺炎時,大多只能頻頻搖頭。 追根究柢,肺炎感染中最常見的就是肺炎鏈球菌,殺傷力極強,還會引發多種侵襲性疾病,例如:敗血症、腦膜炎、中耳炎等,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