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惱人的腸躁 預防有一套

文.理周生技 

現今社會生活步調緊湊,工作壓力大,熬夜應酬,生活作息不正常,三餐飲食不規律,累積的身心靈各方面因素及生活壓力,無法自我調適,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因而產生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亦可稱腸躁症或腸躁症候群,就是「腸道」的肌肉與神經過度敏感,一受到刺激就容易反應過度,出現腸道功能性障礙的症狀,如反覆便祕或腹瀉,或兩者混合型,且常合併腸道蠕動異常、肚子絞痛痙攣,嚴重時會有胸痛、噁心、想吐的現象,隨時要跑廁所。

引發腸躁症的因素有很多,像是食物耐受性不良、大腸蠕動功能失調或是神經知覺過度敏感及腸道感染,而過度使用抗生素造成腸內菌叢改變亦會造成腸躁症。

大腸激躁症的預防與治療,可從以下各方面開始著手:

一、飲食習慣:
(1)維持規律的進食時間:固定時間進食,讓腸子規律的發揮功能;避免暴飲暴食,最好少量多餐。
(2)攝取高纖維質食物:蔬果豐富的纖維質,可以幫助排便,減緩水瀉。
(3)喝足夠的水分:多喝水可幫助排便順利。
(4)避免酒、咖啡、茶等含咖啡因及牛奶或乳製品,以減少腹瀉型大腸激躁症的症狀。

二、規律運動:有效選擇一些運動也可以促進排便正常。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規律運動可以增加代謝及心肺功能,更可提升免疫力,紓解生活壓力。

三、壓力調適:焦慮和心理壓力容易引起腸道問題,如胃痛、消化不良、腸蠕動太快等,適時調整壓力,可降低大腸激躁症的發生。規律運動、泡溫水澡、改善壓力環境、充足睡眠,亦可尋求心理諮詢與情感支持。

四、藥物治療:在藥物的使用上,包括抗痙攣藥物、抗憂鬱劑、止瀉藥、止痛藥等及纖維質補充。

五、使用益生菌療法(如龍根菌、比菲德氏菌等):可改善腸道菌叢及修護腸道功能。世界醫學研究報告,益生菌對於大腸激躁症的整體改善是十分明顯的,也是目前市場上最有效且最少副作用的產品。

對於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依靠自身的情緒管理控制,或改善飲食、生活型態得到症狀緩解,但症狀較嚴重者則需尋求專業醫師治療。

 

理財周刊85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金剛破陣
◎洪寶山發行人語>勞資心謀合
◎理財我最大>單車遊 謝正寬:首重安全、正確、健康
◎馬凱財金觀察>守時度勢 天下在掌中
◎莊孟翰房地產會客室>都更利多 隔靴搔癢?何不實例推演?
◎投資大師>當沖、零股交易 非救市上策
◎陸股脈動>推農業改革 聚焦潛力最大「種業」
◎健康你我他>惱人的腸躁 預防有一套
◎風雲論壇>金融電子hold不住 外資法人多轉空
◎特別企畫>大型商用不動產 奮力揮出安打
◎會計師談理財>跟外來資金談注資 如何保障原股東的權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林茂榮/新北報導 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庫就醫紀錄進行研究,發現台灣夏季因腎結石腰痛發作至急診室就診的病患人數是冬季的2倍,且溫度越高,腰痛發作的人數越多。中英醫院醫務執行長陳柏臣醫師提醒,夏天炎熱,上班族小心因「奶水不足」,導致腎結石發作。營養師建議可透過「補鈣三重奏」,食用每份含鈣量多、便利性高的...

閱讀詳情 »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過敏、支氣管炎、氣喘好發於冬季,三伏天是利用一年之中最最熱的三天(初伏、中伏、末伏),此時人體陽氣旺盛之際扶助正氣,使用屬性溫熱的中藥在人體背部俞穴上貼敷,預防冬末舊病復發,可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今年度三伏貼活動時間為7月13日(一) 至 8月13日(四)。 ...

閱讀詳情 »

記者曾志維/台中報導 全台各地飆高溫,臺中市政府加強防中暑宣傳,並呼籲事業單位採取各種防熱措施,勞工也多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做好防曬準備;社會局則啟動31度以上街頭關懷訪視「高溫熱浪關懷服務」。希望多管齊下,減少中暑案件發生。 對於防範中暑,衛生局提出「四撇步」,包括:第一招「躲太陽」,選擇早晨和傍晚...

閱讀詳情 »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0日報導,美國舊金山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叫做Vasalgel的凝膠,可以幫助男性臨時避孕,等想要生育時再注射一支凝膠即可恢復生育能力。 對於那些不想要孩子,不想做輸精管切除術,又不喜歡戴避孕套的男性,注射性避孕凝膠很快將會成為他們新的青睞品。Vasalgel凝膠就像一層過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