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減重成功嗎? 跟著有經驗的醫師這樣做

想減重成功嗎? 跟著有經驗的醫師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減重最重要的兩項原則就是飲食控制與持之以恆的運動,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然而,經由有經驗的人帶領,確實是較能夠達標!

體重80公斤減到73公斤 腰圍90公分降到82公分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誠就是個減重成功的醫師;他之前曾經胖到80公斤,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是腰圍已大於90公分,算是符合代謝症候群的症狀。後來經由改善飲食狀況和運動,目前都維持在73公斤,腰圍也降到82公分,而且已持續了3年多。

飲食總量打8折 增加蔬菜纖維量

減重最要注意自己飲食所吃下去的量;陳志誠主任指出,能算卡路里最好,如果目前飲食吃的量是過量,那就先把原來的總量打個8折,先減少總量就好,而最重要的就是增加纖維,特別是蔬菜的量一定要增加。

飯前喝水500cc 小碟小碗裝飯菜

陳志誠主任表示,有很多行為和習慣改變的模式對減重是有用的;例如飯前喝水500cc,可以使那一餐中自然減少卡路里攝取,加上用小碟子、小碗來裝飯菜,也會讓人在心理上,對於吃下了多少食物產生錯覺而減少吃的量。

每口飯菜咬30下以上 減少含糖飲料攝取

有研究指出,吃慢一點,每一口飯菜多咬幾下,讓人容易有飽足感,而且到下一餐之前比較不容易餓;所以,陳志誠主任會提醒自己,每口飯菜要咬30下以上。他並指出,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不論對體重或是減少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都有幫助。

不買垃圾食品 改買天然食物

陳志誠主任強調,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家裡放了一堆高熱量的垃圾食物,一旦餓了,是很難忍住不吃;所以,最好在採買的時候,忍耐住不買垃圾食品,改買些少加工的天然食物,至少餓了以後,放進嘴巴的食物是有經過選擇的。

運動處方要循序漸進 運動時間跟種類記錄下來

運動處方則是要循序漸進;陳志誠主任建議,首先從自己做得來的運動開始,避免受傷也很重要。之後要慢慢增加時間跟強度,很多人做相同的運動,其實可把自己每次的運動時間跟種類記在手機裡,下次考慮增加一些時間或是強度,慢慢的提昇能力。

先走路再快走 阻力訓練也很重要

陳志誠主任說,例如原本都沒在運動,也許可先從走路30分鐘開始,之後再進步到快走,每分鐘100步以上,達到中等強度;如果可以每週運動5天以上、一週達到中等強度運動300分鐘以上最好。另外,也可做阻力訓練,例如舉啞鈴等,這對於增加肌肉量,改善身體組成也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年僅22歲的歐歐,在一次經期正常結束後的5天卻「又來了」,但這次經血量暴增,夜用衛生棉包不到一小時就要替換,甚至出現類似燒仙草的血塊。起初前往婦產科檢查,發現出血與婦科疾病無關,轉診至大醫院抽血,才驚覺白血球數量高出正常人8倍,並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本身不抽菸的63歲梁先生,由於是兩棲蛙人退伍,身體相當硬朗,10年前因突然左胸痛,在金門當地醫院檢查再轉診至台灣,醫師確診為肺癌末期,當時已轉移到肋骨,腫瘤大小為4公分,後至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接受治療,以螺旋刀放射治療加上標靶藥物,局部精準打擊,達到局部控制及提高抗癌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小酌恐無法預防中風,反而增加風險!中國和英國團隊針對50萬中國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喝1-2杯酒,會增加中風風險10-15%,牴觸過去「每天少量飲酒可預防中風」的觀念。劍橋大學博士Stephen Burgess指出,中風風險與飲酒量呈正相關,民眾應適量飲酒。少量飲酒有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眼睛為靈魂之窗,良好視力有助學習效果,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在此呼籲,遠離3C來防盲,戶外活動眼安康,並提供「護眼123,遠離近視好簡單」給家長們,期待家長「視」在必行!近視無法回復 高度近視有併發症近視是疾病,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據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近視,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