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寶寶聰明伶俐 3歲前的互動是關鍵!

想要寶寶聰明伶俐 3歲前的互動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什麼坐在同一間教室裡上課,學生的表現卻並非人人相同呢?《美國醫學會雜誌》日前發表一篇研究表示,孩子表現的好壞,除了後天因素外,與先天腦部的「突觸」有關!研究指出,嬰兒的大腦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嬰兒出生後是腦力與智力的快速成長期,每天以1%的速度生長,研究將新生兒自出生時起到3個月大時的大腦做成圖像分析。 
研究人員針對87名健康新生兒的大腦共進行211次掃描,從嬰兒出生兩天後開始掃描。研究人員發現,嬰兒出生後,大腦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長,但在3個月後,他們大腦的生長速度會降低到每天只有0.4%。
研究顯示,在出生後的前90天內,嬰兒的大腦成長了64%。他們出生時平均腦部大小為341立方公釐,90天後為558立方公釐。換句話說,3個月後,新生兒的大腦已經從成人腦部平均大小的33%成長到55%。
研究人員相信,嬰兒三個月大之內,是腦力與智力發展最快速的時候,若是此時家長或照護者可多與寶寶互動,可增加其大腦突觸與肌肉細胞、腦神經、腺體之間的連結。
研究同時指出,人類的腦發育有關鍵期,也具有臨界點效應,腦部突觸形成的最關鍵時期6歲以前,3歲前嬰兒的突觸增長得最快,腦部發育可達到成人的6成。
要如何讓寶寶的突觸與神經與腺體產生連結呢?研究人員表示,突觸與大腦發達程度是直接相關的,可以多讓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與人互動、多玩不同種類的遊戲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89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有背痛、腰痛、脖子疼痛的困擾,他以為只是身體扭到、拉傷,自行購買坊間中草藥「黑藥丸」服用;但止痛效果僅維持半年,疼痛蔓延到全身脊椎,想要上大號都痛到無法蹲下。 打止痛針 仍無法緩解疼痛 陳先生說,為了找出筋骨、關節劇痛的原因,跑遍全台醫院的骨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武術選手不小心受傷,左膝內側副韌帶撕裂成三分之一,連走路都有困難,經過西醫診斷,需要開刀、休養一年以上。這名武術選手後來尋求中醫治療,在中醫針灸、用藥、拔罐、放血等多管齊下的治療下,花了約一個半月,他韌帶終於復原,行動也恢復正常。 運動醫學領域 中醫提供很大幫助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二尖瓣脫垂」和「青光眼」是兩個不同部位的病症和疾病,但兩者有密切關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科江碩儒醫師表示,根據研究數據可知,心臟病人要追蹤眼壓預防青光眼,這項研究已刊登在英國權威醫療期刊《Heart》(心臟醫學期刊)。 胸痛是二尖瓣脫垂最常見的症狀 ...

閱讀詳情 »

▲洗澡總是會搓出一堆泥(source:今日頭條,下同)   據今日頭條報導,洗澡的時候只要你用力搓,總能搓出一些「泥」,哪怕你前一天剛剛洗過澡,今天照樣能搓出顏色較淡的「泥」,這是為什麼呢?這「泥」到底從哪來?是什麼?   ▼泥不分膚色 這「泥」的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