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你看過代表少添加的潔淨標章貼紙嗎?那你知道台灣有哪些潔淨標章呢?

潔淨標章可跟洗衣服的洗劑或是清潔用品毫不相關,而是源起於英國零售通路商對「食品」減少人工化學合成添加物的要求,進而發展出容易讓消費者辨識的標章。

讓消費者在選食時,有一個容易辨識少添加物或無添加食品的標示,這次就讓好食課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吧!   

認識食品添加物與法規

身為消費者常常在賣場拿起產品看到內容物標示,密密麻麻的文字除了食材原料更多的是看不懂的食品添加物,讓消費者不禁納悶添加這些成分真的是必要的嗎?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食品添加物,才能判斷這些是否為必要性的!

根據食品添加物的相關規定,食品添加物是正面表列,也就是該項添加物只能用公告允許的食品類別中,且使用劑量都需要低於經過科學驗證的添加量之下。

有些食品添加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如:加工肉製品會摻入亞硝酸鹽來抑制肉品中可能滋生,具有劇毒的肉毒桿菌。食品加工業者也無法保證後面零售商的銷售環境,因此可能添加防腐劑來減少細菌孳生與中毒的危險。

此外,豆腐的石膏、葡萄糖酸內酯等凝固劑也是必要的,不添加就無法從豆汁凝固成豆腐。所以並非所有的食品添加物都是非必要的。

然而有些食品添加物是為了增加適口性、外表、甚至是為了降低成本,雖符合政府法規上的添加物安全標準,但在健康理念的浪潮之下,消費者已經會開始選擇少添加或無添加的食品,而這也是食品業者的新考驗。

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全民追求食品要少添加與無添加

臺灣歷經了多次食安風暴後,讓消費者更重視食安,也讓食品業者更重視消費者的需求!在國民消費意識及消費行為報告就指出,有58 %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會注意食品標示,也會試著了解其中有什麼食品添加物。

另外,《2019台灣飲食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添加物較少,或者認為較天然的食品(連結)。所以業者開始改用較「天然」,且容易理解的添加物,如:用維生素C或維生素E作為抗氧化劑。

除此之外,也有業者採用夠進步的加工技術,如:超高壓滅菌製成的果汁,可以減少添加防腐劑並維持風味!雖然成本較高,但在健康意識抬頭下逐漸地被消費者買單。

此外,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食品標榜少添加、天然等字樣,這一切都是業者在因應消費者需求作出的改變!

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潔淨標章讓你簡單挑到少添加食品

有別於現有食品標章主要針對加工過程或是食材來源的要求,潔淨標章是強調產品的「少添加」。

在國際上潔淨標章有四大不成文的精神原則:減少或是無添加食品添加物、成分簡單、最少的加工製程與資訊透明,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自身購買的食品。

一旦食品包裝上有貼上潔淨標章,我們可以很快速地確定與架上同類產品相比,會讓我們攝取到較少的食品添加物!因為這種標章十分易懂,因此潔淨標章的熱潮從英國蔓延全球!

根據MMR Research Worldwide消費者調查顯示,在英國及俄羅斯有30%的民眾會積極尋找具有潔淨標章的產品,並且有70%的民眾表示是否有潔淨標章會影響他們購買的選擇(連結),代表消費者對此具有十分強勁的需求!

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營養師帶你認識潔淨標章!

潔淨標章並非政府頒布的認證,因此皆為民間或半官方組織進行驗證與授證,如:穀類發展研究所(連結)與慈悅公司(連結)。

兩家認證的條件與範疇幾乎一致,且都有「潔淨標章」與「雙潔淨標章」兩種標準,前者只有單邊的綠色葉子圖形,後者則是對稱的葉子圖形並且另一邊使用橘色葉子。

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認識「潔淨標章」給你更多保障!

「潔淨標章」需符合

1. 無添加八大類食品添加物(人工香料、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防腐劑、漂白劑、保色劑、結著劑、含鋁膨脹劑)

2. 原料必須為非基因改造

3. 農藥殘留符合法規的規範

「雙潔淨標章」需符合

除了上述之規範,在政府許可的800多種食品添加物僅限使用驗證系統正面表列之82種添加物,在食品的天然及安心程度更上層樓。

所以,未來消費者無論是看到穀研所或是慈悅的標章,都會是減少食品添加物的代表,讓消費者更方便的選購到自己想要買的食品!

文/ 楊婷貽 營養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當前,社區健保特約藥局站上防疫最前線,接下口罩實名制的防疫任務,行政院長蘇貞昌肯定社區健保特約藥局的貢獻,特地於2月25日參加藥師公會全聯會理監事會暨各縣市公會理事長聯席會議,親自給藥師加油打氣,特別感謝從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以來,全國健保特約藥局藥師站在防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高雄報導】麻醉是許多手術執行前必須面臨的選擇,通常會依據術式的型態來評估採取全身麻醉或是局部麻醉。其中,全身麻醉由於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讓病人感覺較為不安;而局部麻醉則是在病人清醒的狀態下進行,患者心中的不安相對減低許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依賴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才能將手術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5歲吳小姐在某醫學中心擔任護士,長期飽受酒糟性皮膚炎的困擾,配合皮膚科醫師指示用藥,好不容易將症狀控制下來,沒想到因近期新冠肺炎爆發,第一線醫護人員需長期配戴口罩,導致雙頰長時間悶住,使得膿皰跟丘疹症狀又復發。酒糟性皮膚炎 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吳仁欽皮膚科院長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臟癌因難防、難治、進程快,素有「癌王」稱號,令人聞之色變。「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五十多歲男性,確診時就已經是晚期,而且胰臟癌的藥物治療選項又不多,正好碰到化療新藥問世,而且一用就是14個月,接受治療的成效相當出色。」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燿宇主治醫師分享了這名患者的治療經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