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生建議:請掌握『3321』三酸甘油脂治療準則

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生建議:請掌握『3321』三酸甘油脂治療準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104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持續高居排行榜二、三名,威脅國人健康,而高血脂症往往是罪魁禍首,只要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任一數值異常,就是高血脂症,研究指出,三酸甘油數值與死亡率高度相關,相較正常人,長期嚴重超標者(≥500 mg/dL)死亡風險增加68%。

 「3321準則」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若飲食控制3~6個月後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建議應接受藥物治療,除了它汀類、纖維酸鹽衍生物,衛福部也核准了高濃度魚油用於降低三酸甘油脂,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建議民眾掌握「『3321』三酸甘油脂治療準則」:

● 3/

當心「3」酸甘油脂超標。

● 3/

降三酸甘油脂藥物有「3」種(它汀類、纖維酸鹽衍生物及高濃度魚油),若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建議諮詢醫師選擇合適藥物治療。

● 2/
三酸甘油脂應該控制在「2」00 mg/dl以下。

●1/

期間更要配合「1 (醫) 」護人員指示持續用藥、規律生活 。

未規律運動、抽菸飲酒 易有高血脂

現代人飲食精緻,容易攝取過多油脂、膽固醇,再加上未規律運動、抽菸飲酒等生活習慣,容易導致高血脂問題,影響心血管健康,根據調查,14.3%國人(19歲以上)已有高血脂症,代表全台近270萬人陷入心血管病變危機。

導致動脈硬化 血管狹窄成為血栓

血脂組成主要包含三酸甘油脂、膽固醇等,成大醫院心臟內科李貽恆教授表示,一談到高血脂症,大家多會想到要控制膽固醇,但其實只要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任一數值異常,就是高血脂症,因此民眾也應該留意三酸甘油脂的指數,若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可能導致動脈硬化,血管逐漸狹窄、成為血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2歲3個月的璇璇不喜歡吃副食品,直到現在都是以純母乳為主食,血中的鐵質及儲鐵蛋白的指數很低,經過飲食調整和鐵劑的補充,3個月後璇璇的血色素順利回升到正常範圍內。3歲的小謙在一次感冒住院時意外發現血色素稍偏低、紅血球偏小,醫師為小謙做進一步的血液檢查,確認他有&alp...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隆乳後,擔心乳房攝影會破壞置入物,可利用乳房磁振造影及高解析度超音波詳細檢查,不僅不會疼痛,還能根除乳癌死角。一名49歲婦女,深怕乳癌攝影的夾擠方式會破壞隆乳置入物,接受磁振造影及超音波檢查後,竟在接近左側腋下的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發現1顆不到1公分的腫瘤,接受外科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有聽障問題的老人,失智風險會提高,美國研究顯示,老人得到聽障會使失智風險較正常聽力老人提高1.24或1.27倍!65歲以上老人因毛細胞更加老化,細胞容易受損、死亡,一旦產生聽障問題,會使得人際溝通不良,較少動腦就容易失智。另一研究指出,輕度聽障老人會使失智風險提高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肥胖為萬害之首,隨著人口老化,腎臟病為全球重大疾病, BMI有過重及肥胖情形的慢性腎臟病人竟達5成!已知台灣每年有4700人以上死於腎臟相關疾病,近年來國內外研究也發現,肥胖會顯著增加慢性腎臟病發生的機會,罹患腎臟病後,肥胖也會加速腎臟病惡化。為了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