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生建議:請掌握『3321』三酸甘油脂治療準則

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生建議:請掌握『3321』三酸甘油脂治療準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104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持續高居排行榜二、三名,威脅國人健康,而高血脂症往往是罪魁禍首,只要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任一數值異常,就是高血脂症,研究指出,三酸甘油數值與死亡率高度相關,相較正常人,長期嚴重超標者(≥500 mg/dL)死亡風險增加68%。

 「3321準則」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若飲食控制3~6個月後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建議應接受藥物治療,除了它汀類、纖維酸鹽衍生物,衛福部也核准了高濃度魚油用於降低三酸甘油脂,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建議民眾掌握「『3321』三酸甘油脂治療準則」:

● 3/

當心「3」酸甘油脂超標。

● 3/

降三酸甘油脂藥物有「3」種(它汀類、纖維酸鹽衍生物及高濃度魚油),若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建議諮詢醫師選擇合適藥物治療。

● 2/
三酸甘油脂應該控制在「2」00 mg/dl以下。

●1/

期間更要配合「1 (醫) 」護人員指示持續用藥、規律生活 。

未規律運動、抽菸飲酒 易有高血脂

現代人飲食精緻,容易攝取過多油脂、膽固醇,再加上未規律運動、抽菸飲酒等生活習慣,容易導致高血脂問題,影響心血管健康,根據調查,14.3%國人(19歲以上)已有高血脂症,代表全台近270萬人陷入心血管病變危機。

導致動脈硬化 血管狹窄成為血栓

血脂組成主要包含三酸甘油脂、膽固醇等,成大醫院心臟內科李貽恆教授表示,一談到高血脂症,大家多會想到要控制膽固醇,但其實只要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任一數值異常,就是高血脂症,因此民眾也應該留意三酸甘油脂的指數,若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可能導致動脈硬化,血管逐漸狹窄、成為血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隨著高齡人口比例增加、照顧者的年齡也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因心理壓力而先殺受照顧者後自殺的照顧悲劇案件層出不窮,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家屬可透過關懷專線了解並使用相關資源以減輕照護壓力,千萬不要獨自承受壓力,各界應共同為終止照顧悲劇盡心力。 持續憂鬱、易怒、易流淚 應尋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薛太太有嚴重骨質疏鬆,於一次摔倒後背部疼痛,臥床不起。經檢查發現是胸椎第十一節壓迫性骨折。進行骨頭灌漿手術後背部疼痛雖然緩解,但下肢依舊麻木,仍然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極不方便,薛太太想要靠手術治療,卻因骨質嚴重疏鬆作罷,醫師建議以脊椎固定鋼釘治療,患者術後已能坐起,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禽」況好差,因應H5N6疫情擴張,全台實施禁宰禁運7天仍擋不住案例增加,新竹縣成為繼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花蓮縣第6淪陷的城市。想要遠離禽流感疫情,董氏基金會強調,「吃熟食」、「勤洗手」是消費者自保不變原則!禽流感期間無需恐慌,用餐前、如廁後勤洗手,消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小學四年級的黃小弟半年來出現鼻塞、注意力一直無法集中的問題,成績直直落,因此老師懷疑可能是聽力問題,就診後父母表示黃小弟平常都用嘴巴呼吸,醫師確診為學齡前兒童最常發生聽力障礙的「積液性中耳炎合併腺樣體肥大」,黃小弟兩耳聽力損失約40分貝,術後黃小弟恢復正常聽力,學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