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意外被老鼠咬傷? 最該注意的是這疾病

意外被老鼠咬傷? 最該注意的是這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2月9日出現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的本土案例,打破一個多月的0本土紀錄,由於染疫者為中研院實驗室前員工,曾二度被實驗鼠咬傷,外界也猜測是否為感染源,不過11日指揮中心也初步排除鼠咬感染。然而戶外或是水溝中都可能有老鼠的蹤跡,若不幸被老鼠咬傷,應留意是否有畏寒、發燒、頭痛、嘔吐等症狀,有可能感染漢他病毒。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2021年至今共8人感染漢他病毒。桃園市一名51歲男性,10月底曾於住處被鼠類咬傷,11月5日起出現肌肉痠痛,陸續有噁心、嘔吐、頭痛、發燒、後眼窩痛、腹瀉等,因症狀未改善於11月7日前往醫院就醫住院治療,經二次採檢後於11月26日由疾管署研判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返家休養,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

漢他病毒人畜共通傳染 接觸鼠糞或被老鼠咬傷有風險

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是由漢他病毒(Hantavirus)所引起的疾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嚙齒類動物(如老鼠)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感染後依臨床症狀及病程可區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漢他病毒肺症候群」。

嚴重恐致呼吸衰竭、休克 被咬應特別留意症狀

「漢他病毒出血熱」的潛伏期一般是12~16天,三大臨床表徵為發燒、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通常會突然發燒且持續3-6天,然後轉變為出血症狀,可能演變為急性腎衰竭。「漢他病毒肺症候群」通常在發病4至10天後才會開始出現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心臟及肺部不適症狀出現後,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呼吸衰竭與休克。

在確診為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前視情況給予必要之抗生素治療,及早給予特別照護以迅速矯正肺和血液電解質之平衡。

飲食業者留意環境衛生 留意防鼠措施

疾病管制署呼籲,「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業者應留意環境衛生,驅除建築物中的鼠類,及採取相關防鼠措施,防範疫情發生。

發現鼠類排泄物 應密封丟棄並消毒

疾管署提醒,農曆春節將至,提醒民眾大掃除時,如發現鼠類排泄物,請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除,由外往內擦拭汙染區域,再使用清水擦拭;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延伸閱讀】

沒被老鼠咬也可能染漢他病毒! 這些感染途徑莫輕忽

AZ 新藥預防 COVID-19 保護力達 77% 獲美FDA緊急授權使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下眼皮的痣不算少見,有的還長的很大,容易引人注目。命相學認為上眼皮有痣容易犯上,工作上可能抵制上司,困難融入團隊,失去升遷的機會。下眼皮的痣長在臥蠶附近,感情方面多波折,可能被異性朋友背棄或出現第三者。結婚後也容易為了孩子或其他問題情感出現裂痕。下眼皮眼袋附近又稱子女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小佑今年20歲,從小語言能力較差,到了1歲半,還只能講一兩個單字,幼兒階段出現過2次發燒合併抽筋癲癇發作,到了8歲確診為癲癇,但服用多種抗癲癇藥物,仍不時發作,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平腦症。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所教授蔡金吾表示,大腦皺摺與感知、思想、情緒和行為等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戴口罩防不了登革熱!衛福部疾管署提醒,9月至10月正是登革熱好發時節!疾管署發布,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登革熱群聚再擴大,新增2名確診病例,分別居住在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與礁溪里,都曾在五寮尖山菜園務農,雖然都有就醫但皆診斷感冒,疾管署提醒,4分之3登革熱患者症狀輕微,但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將在2021年元月起放寬美豬進口管制,董氏基金會呼籲,台灣攝食豬肉習慣與西方大不同,長期對健康方面的影響,應更嚴謹且充裕討論後再做開放,董氏也整理出3大問題: 問題1:幼兒園誰來把關?孩童恐吃到含瘦肉精美豬!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強調,家長都希望孩子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