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吃深海魚 注意恐造成失智

愛吃深海魚 注意恐造成失智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愛吃深海魚如鮭魚、鮪魚、鯖魚以及鯊魚的人要小心了!醫師提醒,由於食物鏈的關係,深海魚重金屬含量較多,若食用太多,恐將造成身體的汞過量,進而造成周邊神經及腦神經的病變。

臺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醫師王德皓表示,汞中毒最有名的事件是發生在1956年日本的水俁病,四十幾年來共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在Minamata海灣的旁邊有乙醛工廠,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甲基汞;然而,甲基汞被直接排放到河川,污染了水中的魚、蝦、貝類;之後這些魚、蝦及貝類被旁邊的村民吃進肚子,因而造成很多人生出智能不足、畸型、腦性麻痺的孩子,甚至還發生肢體不協調、記憶力缺損、眼睛顫動,以及帕金森氏症等問題。

深海魚、大型魚,因食物鏈的關係,其重金屬含量較多,尤其是汞。王德皓醫師說,重金屬主要處存在魚類的肝臟、內臟,以及脂肪組織,即便是加熱或是特殊處理,也不能把重金屬去掉,若是長期持續吃深海魚,容易造成慢性汞中毒。由於重金屬在體內代謝慢,容易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如感覺異常及肢體不協調,或是腦部神經病變,如帕金森氏症、失智,以及小腦汞病變。

王德皓進一步表示,要避免汞中毒,盡量少吃深海魚;若真的非吃不可,也盡量避免魚類的肝臟、內臟,以及脂肪的地方;若是孕婦食用這些重金屬過多的魚類,恐造成胎兒腦神經病病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25

相關推薦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因為這四顆第三磨牙正好在20歲左右時開始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接近成熟,於是被看做是「智慧到來」的象徵,故稱它為「智齒」——智慧之齒。 其實,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智齒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眾所周知,「用進廢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臨床上,許多患者會擔心服用類固醇、止痛藥,甚至是怕吃抗生素,主要是因為害怕服用完後會出現水腫、且傷腎等副作用;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師傅淑卿指出,部分患者甚至認為抗生素常吃不好,因此病情一旦好轉就會自行停藥,其實這都是錯誤觀念。抗生素主要能影響細菌生理,包括阻斷基因物質的轉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久坐打牌、看電視,筋骨好痠痛?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發表「羊年如意操」,以綿羊、山羊、羚羊為動作發想,設計一套5式的有氧運動,融合伸展、放鬆,以及強化心肺及肌力的動作,每天只要5至10分鐘,就能免除筋骨痠痛。第一式「綿羊毛暖跪咩咩」,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抱肩順摸至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使得人類越來越長壽,也因此全口無牙的患者也逐漸增多。有研究指出,全口無牙患者在接受人工植牙後,咀嚼力可提升為原本傳統全口假牙的兩倍以上,因而使得願意接受全口植牙的患者不斷攀升。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黃銘傑醫師表示,牙齒的兩個最主要問題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