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吃臭豆腐炸物腹悶排血便 減痛大腸鏡揪出鋸齒腺瘤

愛吃臭豆腐炸物腹悶排血便 減痛大腸鏡揪出鋸齒腺瘤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台中1名39歲年輕媽媽,最近因腹脹、排便不順、與血便,到醫院接受檢查,聽到大腸鏡有點憂心,如果要全身麻醉無痛內視鏡檢查,擔心沒有家人陪伴,加上曾經剖腹產,考慮到有可能腸沾黏,醫師建議新式改良「免麻醉減痛大腸鏡」檢查,果然發現「無蒂鋸齒狀腺瘤」,一旦延遲病情後果不堪設想。


怕痛又不敢麻醉 減痛大腸鏡新選擇


亞大附醫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個案平時喜歡吃臭豆腐,偶爾也會吃炸雞、烤肉,雖然知道對身體不好,但比較難改變喜好習慣,但紅肉、油炸或加工肉品等,經常是大腸癌危險因子,因此建議個案一定要接受檢查,考慮到個案不方便全身麻醉,就改採用新式減痛大腸鏡檢查。


曾晟恩解釋,目前許多人接受大腸鏡檢查,會選擇全身麻醉方式,當民眾睡著感覺不到內視鏡,除了比較舒服外,醫生也因病患不會掙扎,檢查就可以較仔細。新式減痛大腸鏡檢查,則介於一般與無痛之間,在大腸鏡前端加上透明的塑膠或橡膠套子,當內視鏡深入腸道彎曲處,就可以比較好轉彎,不舒服感覺就能減少。


腸道打入二氧化碳與水 內視鏡檢查更加方便


曾晟恩也說,一般大腸鏡檢查會需要打氣到腸道,把腸子撐開才方便察看,也因打氣會增加檢查不舒服,新式減痛大腸鏡則是採用打入二氧化碳或水,相對一般氣體,二氧化碳容易被血管吸收,再由肺部排出,注入水則是減輕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並以直軸保持短縮法為原理,讓大腸鏡鏡軸呈直線進出。


鏡頭特殊藍綠光照射 黏膜異常組織更容易辨識


曾晟恩也補充,新式減痛大腸鏡前端的透明帽輔助,可以讓內視鏡與腸道相隔一段距離,讓醫師操作更開闊,也不同傳統只有白光照射,當發現有疑似跡象時,搭配窄頻影像技術,藉特殊過濾鏡濾除紅光,僅用藍、綠光照射,確認黏膜細微血管狀態,有些沒有「凸起」的平面異常組織,就很容易可以辨識。


大腸檢查前必須做好準備 定期追蹤就能大幅降低大腸癌風險


曾晟恩提醒,執行大腸鏡檢查時,如果腸子沒有排空,就會有食物殘渣擋住鏡頭,可能就有漏看風險,所以事前幾天前就要開始低渣飲食,檢查前一天晚上,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利用藥物與大量喝水,盡量讓腸道排空,才能讓醫師檢查時,能夠完整看到腸道狀況,減少疏漏風險。


曾承恩最後說,當出現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時應特別留意,有可能為腸息肉所致,應即時赴醫接受大腸鏡檢查,並遵守醫囑治療,並定期追蹤,才能降低瘜肉癌變的可能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塵蟎誘發過敏體質 想擺脫鼻過敏應先改善鼻腔環境
▸胃夾減重不切胃 術後遵守3階段飲食法不復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由於外食比例增加,飲食習慣西化,民眾普遍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腸胃道潰瘍及腸胃道癌症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年齡層也逐漸下降。要如何才能減少腸胃道的疾病發生呢?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提高小腸黏膜酶活性免疫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裡面指出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榮總日前舉辦「榮翔計畫醫療團隊共照記者會」,邀請台中、彰化、南投及苗栗地區合作簽約的醫療院所,共同舉行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啟航儀式。中榮表示,該院自105年啟動以病人為中心照護連續性計畫,106年8月成立隸屬院部的「分級醫療管理會」,結合全院醫療、行政力量,建立與基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醫認為,白露後是適合邁入青春期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的節氣,秋冬養陰是兒童「轉骨」的好時機,及早為隔年的成長做好準備。兼具西醫兒科專科醫師執照的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強調,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藥,而是「基本功」的養成,也就是培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口齒伶俐,童言童語常逗得爸媽很開心。但近來媽媽發現萱萱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叫喚她沒什麼反應,甚至看電視越坐越近,媽媽不安的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診斷是「積液性中耳炎」,進一步檢查發現聽力已經受到影響,於是安排引流手術,術後萱萱立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