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老是答非所問? 當心是耳中積液作怪

小孩老是答非所問? 當心是耳中積液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口齒伶俐,童言童語常逗得爸媽很開心。但近來媽媽發現萱萱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叫喚她沒什麼反應,甚至看電視越坐越近,媽媽不安的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診斷是「積液性中耳炎」,進一步檢查發現聽力已經受到影響,於是安排引流手術,術後萱萱立刻高興表示,她可以聽得清楚了。

一歲前嬰幼兒 6成都感染過中耳炎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一歲以前的嬰幼兒,約有60%以上感染過中耳炎;三歲以前則高達80%以上的兒童有中耳炎病史;幾乎所有六歲以下的兒童都至少感染過一次中耳炎。

黃韻誠醫師表示,中耳炎是嬰幼兒孩童很常見的一個疾病,造成兒童特別容易發生中耳炎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腺樣體的過度增生,以及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由於兒童的耳咽管和成人相較起來短且水平,所以當兒童感冒時,細菌比較容易由鼻咽部的開口進入中耳腔而造成感染。

積液性中耳炎易造成聽損 顯微引流手術效果佳

黃韻誠醫師提到,中耳與鼻黏膜一樣,都會分泌液體,感染後中耳所產生的分泌物若是無法即時排出,則會形成所謂的積液性中耳炎。而其會出現耳塞、耳悶、耳鳴、聽力損失等狀況,只要積液消退,恢復中耳通氣,症狀即消失;但若腺樣體過度肥大壓迫到耳咽管開口,使得中耳積液太久無法排出,嚴重的話會造成聽力受損。

黃韻誠醫師說,若確診是積液性中耳炎引起的聽力損害,目前可以透過顯微手術,在耳膜放置引流管,將耳內積水引流出,並同時將過度增生的腺樣體削薄。這對孩童來說,顯微引流手術的效果顯著,大部分孩子在手術完成當天,就表達已能聽到,而這種引流管置入後,平均半年到一年間,會自行脫落至耳道外,脫落後大部分的置入洞口也會自行癒合。

慎防聽力受損 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由於聽力對小朋友的語言學習發展相當重要,黃韻誠醫師提醒,若家有幼童的父母,務必留意孩子的行為和聽力反應,若有反覆中耳炎、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說話較不清楚、答非所問、常要求別人重複說一次、叫喚有時沒什麼反應、某些字發音不正確、上課不專心、看電視時音量調得比較大聲的情況時,就應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做聽力檢查,切勿因一時疏忽,讓孩子學習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時序進入冬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之發生的機會。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及長者,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自己認為沒有明顯不舒服症狀,惟有透過「定期量血壓」清楚掌握血壓狀況,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高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5)日的疫情狀況:本土、死亡加零,共有10例境外移入個案,最小的僅10多歲,有5例突破性感染。今日的境外移入中,有兩位印尼籍移工與兩位境外生,指揮中心表示,移工是相當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只要未引發社區感染,便不會暫停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來氣溫逐漸下滑,夫妻或情侶躲在被窩取暖更增進了「人與人的連結」。1名年約40歲男子阿德(化名)發現,這段期間與另一半恩愛時,總是力不從心,於是偷偷嘗試各種偏方,希望能解決不舉問題盡快恢復一尾活龍。 收治阿德的中醫師黃慶雲表示,這名患者四處求偏方,時常大啖生猛海鮮,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25)日振奮人心的消息,應當是最新一批的BNT疫苗到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在今日上午有新一批,約93.83萬劑到貨,至今已到貨15批,共1047.44萬劑。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