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老是答非所問? 當心是耳中積液作怪

小孩老是答非所問? 當心是耳中積液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口齒伶俐,童言童語常逗得爸媽很開心。但近來媽媽發現萱萱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叫喚她沒什麼反應,甚至看電視越坐越近,媽媽不安的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診斷是「積液性中耳炎」,進一步檢查發現聽力已經受到影響,於是安排引流手術,術後萱萱立刻高興表示,她可以聽得清楚了。

一歲前嬰幼兒 6成都感染過中耳炎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一歲以前的嬰幼兒,約有60%以上感染過中耳炎;三歲以前則高達80%以上的兒童有中耳炎病史;幾乎所有六歲以下的兒童都至少感染過一次中耳炎。

黃韻誠醫師表示,中耳炎是嬰幼兒孩童很常見的一個疾病,造成兒童特別容易發生中耳炎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腺樣體的過度增生,以及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由於兒童的耳咽管和成人相較起來短且水平,所以當兒童感冒時,細菌比較容易由鼻咽部的開口進入中耳腔而造成感染。

積液性中耳炎易造成聽損 顯微引流手術效果佳

黃韻誠醫師提到,中耳與鼻黏膜一樣,都會分泌液體,感染後中耳所產生的分泌物若是無法即時排出,則會形成所謂的積液性中耳炎。而其會出現耳塞、耳悶、耳鳴、聽力損失等狀況,只要積液消退,恢復中耳通氣,症狀即消失;但若腺樣體過度肥大壓迫到耳咽管開口,使得中耳積液太久無法排出,嚴重的話會造成聽力受損。

黃韻誠醫師說,若確診是積液性中耳炎引起的聽力損害,目前可以透過顯微手術,在耳膜放置引流管,將耳內積水引流出,並同時將過度增生的腺樣體削薄。這對孩童來說,顯微引流手術的效果顯著,大部分孩子在手術完成當天,就表達已能聽到,而這種引流管置入後,平均半年到一年間,會自行脫落至耳道外,脫落後大部分的置入洞口也會自行癒合。

慎防聽力受損 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由於聽力對小朋友的語言學習發展相當重要,黃韻誠醫師提醒,若家有幼童的父母,務必留意孩子的行為和聽力反應,若有反覆中耳炎、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說話較不清楚、答非所問、常要求別人重複說一次、叫喚有時沒什麼反應、某些字發音不正確、上課不專心、看電視時音量調得比較大聲的情況時,就應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做聽力檢查,切勿因一時疏忽,讓孩子學習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日夜溫差大,三高疾病患者、老年人嚴防中風!據統計,國內每6.6分鐘就有1人罹患中風,去年8萬名中風患者,台北市就有1186名死亡。醫師指出,天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增加心血管負擔,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三高疾病患者、老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5歲的空姐,因工作需要必須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與畫眼妝,且多處在較乾燥的空調室內;半年前,眼睛開始出現乾澀、發癢不止,甚至隱形眼鏡戴起來卡卡的,異物感相當嚴重,直到雙眼充滿血絲、疼痛不已,就診後才發現,原來是結膜發炎形成眼結石。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眼結膜會分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傳神居家照顧協會成立「老不休單車隊」至今已七年,並已連續三年舉辦「聖誕傳騎活動」,在寒冬中散播愛與溫暖;該車隊今天也舉辦了兩天一夜聖誕傳騎活動,由30位老不休單車隊騎士與30位啦啦隊成員,共60餘位聖誕老人,在14度的寒流低溫下,從台北一路騎車到基隆,明日聖誕節,更將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家中有孩子的家長,都會特別注意不讓幼童誤食小東西,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危險。可是就是會有人故意吞食異物,包括鏡片、牙刷、螺絲釘等等,只為了要引起別人注意!像是今年15歲的小麗就是為了想讓家人注意而吞下自己的眼鏡鏡片,造成5公分的鏡片卡在胃部,所幸經腸胃科醫師用內視鏡發現後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