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乳癌仍有機會生育 抗荷爾蒙療法帶來新希望

國內乳癌患者的好發年齡集中在45-55歲,比國外提早10歲,且臨床上發現,乳癌有日益年輕化的趨勢。不少2、30歲女性罹患乳癌,在接受治療與保存生育功能之間顯得兩難。不過,近來國外有研究報告發現,使用抗荷爾蒙療法,有機會幫助病患保留卵巢功能。

罹患乳癌仍有機會生育 抗荷爾蒙療法帶來新希望

新竹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表示,門診中曾遇過一個30多歲的婦女,發現罹患乳癌時,最擔心日後無法生育,經評估後認為患者病情適用抗荷爾蒙療法。經過治療後,該婦女病情控制良好,並順利懷孕產下一對兒女,圓了生育夢。

但張建仁醫師也曾遇過一位20多歲年輕女性,檢查出早期乳癌,卻不願治療,再回院時已經發生骨轉移,為時已晚,不僅沒能保住生育能力,年輕的生命也因此消逝,讓人惋惜。

張建仁醫師指出,對於停經前女性來說,乳癌治療除了考量存活率,還未生育過的女性最在意的多半是之後的生育問題。乳癌患者如果早期發現、沒有淋巴轉移、復發機率低、腫瘤病理報告屬於荷爾蒙強陽性,若日後還有生育考量,會建議採用抗荷爾蒙療法,保留一線生育希望。

罹患乳癌仍有機會生育 抗荷爾蒙療法帶來新希望

新竹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表示,乳癌患者如果早期發現、沒有淋巴轉 移、復發機率低、腫瘤病理報告屬於荷爾蒙強陽性,若日後還有生育考量,會建 議採用抗荷爾蒙療法,保留一線生育希望。

張建仁醫師解釋,抗荷爾蒙治療的機轉之一是類似「卵巢假性休眠」,也就是「人工停經」。大部分的人在停藥一段時間後,仍可能恢復月經。這與化療不同,化療藥效強,對卵巢的破壞也不可逆,因此若病情較嚴重需要化療,可考慮事先冷凍胚胎或卵子,保留日後生子的機會。

在副作用方面,抗荷爾蒙治療的副作用類似停經症狀,包括熱潮紅、燥熱、情緒變化、失眠等,多數患者皆可以承受,只有少數人需要其它藥物輔助。同時,抗荷爾蒙治療也不像化療會掉髮。女性多半介意外觀改變帶來的身心衝擊,因此對抗荷爾蒙治療的接受度也較高。

張建仁醫師表示,一旦符合抗荷爾蒙治療的條件,有口服藥物和針劑可選擇。針劑的藥物如類性腺激素釋放素,一般會建議採用4周施打一次的治療方式,且病患可每月回醫院評估療效,持續追蹤確認病情是否有復發之虞。

106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乳癌位居第四名。但張建仁醫師強調,目前政府推動包括乳癌篩檢在內的「四癌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癌症。早期乳癌的治療效果甚佳,對於0-1期的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高達95%,鼓勵婦女不要因為害怕而拒絕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636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55歲黃姓男子有慢性腎臟病和高血壓的病史,平時都有固定服藥控制,到泰國旅遊期間疑似水土不服,出現一直拉肚子的狀況,返台後開始覺得身體比以前虛弱、容易頭暈,一開始並未特別注意,後來還變得容易氣喘吁吁、食慾不振,身旁朋友也常常說他看起來相當疲憊。腎功能指數竟剩下9經親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知道很多疾病都與肝臟的健康有很大的關係嗎?西醫所說的硬皮症,是以微血管病變為主的自體免疫疾病,因為免疫失調導致皮膚與內臟器官的纖維化與失能。而依據中醫理論,硬皮症使皮膚硬化、血管硬化、肺纖維化,都與肝臟有關,就是因為肝的功能不強與變亂導致,所以要從肝臟治療,培養肝的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日一宗接著一宗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無論是民眾還是媒體,便馬上懷疑兇嫌可能有精神上的問題,甚至直接與精神病患劃上等號。醫師表示,故佈疑陣、清理現場、製造不在場證明,其都遠超過自始的暴力,ㄧ般精神病人是無法做出如此縝密的犯案計畫,因此不該隨意把凶殺嫌犯與精神病患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玩電玩真的會成癮!有位宇杰是大學新鮮人,個性較害羞,剛到新環境不知道該怎麼跟同學互動,聽到有人討論電玩連線遊戲,想試試看來認識新朋友。因此幾乎每天有時間就用手機或電腦連上線。因為每夜上網,睡眠飲食不正常,常無精打采,成績也跟不上,朋友也變得越來越少。當心情不好時,就上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