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生不迷「網」 這4招避免電玩上癮

人生不迷「網」 這4招避免電玩上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玩電玩真的會成癮!有位宇杰是大學新鮮人,個性較害羞,剛到新環境不知道該怎麼跟同學互動,聽到有人討論電玩連線遊戲,想試試看來認識新朋友。因此幾乎每天有時間就用手機或電腦連上線。因為每夜上網,睡眠飲食不正常,常無精打采,成績也跟不上,朋友也變得越來越少。當心情不好時,就上網發洩情緒;但有時上網也會和人吵架情緒更糟,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情緒常常低落、憂鬱,不知道該怎麼辦。

電玩確實有上癮可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葉俞均表示,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暫譯)列入新版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11)中,正式將俗稱的「電玩成癮」列為成癮行為之一,顯示電玩娛樂確實有讓人上癮之可能。

WHO針對「電玩失調症」列出三大判斷標準:(1)對於玩遊戲失去控制(包含玩遊戲的頻率、次數、強度、持續及結束的時間);(2)將電玩遊戲優先於日常事務;(3)即使因此造成負面結果,卻仍持續增加打電玩的時間。若上述成癮指標連續出現12個月,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社交、學業、工作,就可能被診斷為成癮,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縮短。

4個避免電玩上癮建議

如果意識到自己或家人朋友有「上癮」可能,葉俞均臨床心理師提供幾個建議:

1.預先規劃生活結構:每晚睡前習慣性的規劃明天應作事務的日程安排,越詳細具體越好,一次過好一天,並為今天成功完成目標給予自我肯定。

2.培養休閒娛樂活動:刺激前額葉的活動有助於提升衝動控制能力,包括規律的戶外活動或運動(如打球或跑步)、腦力激盪或邏輯判斷(如桌遊)及從事其餘喜歡的活動(如藝文欣賞等)。

3.增加人際互動機會:定期與家人、朋友、同事聚會,累積現實生活當中關心與支持的力量。

4.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若仍感到難以控制,建議可尋求精神科、心智科等專業人員的協助。

懂得平衡網路與現實生活

電玩遊戲、網路科技、3C產品日新月異,提供民眾便利與娛樂,也是生活當中很重要的輔助工具,根本之道並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學會「控制」;也不需要排除網路世界,而是懂得「平衡」網路與現實生活,你也能擁有不迷「網」的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同一種類的蔬菜中,深色品種比淺色品種更有營養。我們餐桌上最容易忽視的,便是僅次於黑色的紫色食物,紫色食物中含有花青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防衰老的能力。   紫色蔬菜中含有最特別的一種物質花青素。花青素除了具備很強的抗氧化能力、預防高血壓、減緩肝功能障礙等作用之外,其改善視力、預防眼部疲勞等...

閱讀詳情 »

身體每天要呼進成分複雜的空氣、吃下各種各樣的食物等等,雖然很多營養被我們吸收,但是也有很多雜質一起被攝入體內,長期下來在我們的體內累積大量「垃圾」,需要排出。中醫教你如何將您的五臟六腑「打掃乾淨」。 一、心 心臟就是健康。只有心臟健康,才能使機體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檢查心臟是否需要打...

閱讀詳情 »

很多人以為,只有到老了的時候,才為我們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塊變大,從30歲以後就加速了,再加上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越來越少,不知不覺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損壞。 提倡:早點「養」血管,勝於老來「治」。 某策劃公司35歲的副總,有著令人羨慕的事業和薪酬,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