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啃骨頭小心牙斷! 一次看懂有哪些搶救牙齒方式

愛啃骨頭小心牙斷! 一次看懂有哪些搶救牙齒方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曾有牙齒斷裂的經驗嗎?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楊智仁醫師表示,斷裂的牙齒碎片通常是無法黏回原位,即使勉強黏合,也維持不久,因此可依照牙齒斷裂的程度給予合適的治療方式,幫助病患回歸日常生活。

45歲男愛咬骨頭 竟導致牙斷裂

一名45歲廖先生,某次啃咬骨頭時,突然牙齒一陣劇痛,且這一疼痛就是數天,甚至無法咬其他東西,就醫檢查發現是牙齒正中斷裂,經與牙醫師評估討論,因牙齒無法保留,因此採以拔除牙齒的方式,終於解決病患疼痛問題。楊智仁醫師解釋,通常若僅是牙齒輕微的缺角、斜裂或斷裂的部位,且侷限在牙冠的琺瑯質部位,未延伸到牙根,可藉由牙體復形的方式修復。

依牙齒斷裂程度 給予合適治療方式

楊智仁醫師說明,若斷裂的部位在牙冠,且深度已延展到牙本質和牙髓,甚至神經已經暴露出來,這時就得藉由根管治療後,再以假牙牙冠套起來保護,但若像此個案的牙齒斷裂位置已從牙冠延伸到牙根,就得先拔除處理,日後再以牙橋或人工植牙來復形;此外,有少部份斜裂到牙根的牙齒,裂的地方比較靠近牙根頂端接近牙冠的部位,牙根有足夠長度,且牙周狀況良好,則建議作牙冠增長術或局部牙齦切除,以利未來假牙牙冠的製作。

定期檢查牙齒 降低牙齒斷裂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除了避免用牙齒去咬太硬的東西或食物,若有蛀牙或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也應盡快復形,尤其抽過神經的牙齒較為脆弱,當咬合受力時,恐有斷裂風險。楊智仁醫師強調,民眾也應養成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若發現深度蛀牙或因受傷而變色的牙齒,就能及早處理,降低牙齒斷裂的機會。

【延伸閱讀】

更年期藥物會致癌? 錯了!天然荷爾蒙相對較不會增加乳癌風險

鬼門關前走一遭! 師兄罹癌竟釀B肝急性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6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父母是兒童健康照護的一線人員,尤其面對沒有言語表達能力的嬰幼兒,父母如果擁有正確的小兒健康照護觀念,便可有效預防嬰幼兒感染疾病。當孩子生病時,父母也能因正確照護,防止病程延長。然而,最新調查卻發現,3成父母對嬰幼兒的健康照護不合格!且平均分數只有67分!這項調查是由《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去年管制藥品查獲違規處分案件,全年共183件,其中竟發現不少離譜案例。曾有診所醫師病歷記載,有為70多歲老婦開立嗎啡治療經痛;還有診所醫師為上百名身體沒有疾病者開立處方安眠藥。追查發現,原來醫師接受不肖份子的要求,偽造病患就醫紀錄,該署已依法撤銷使用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生病找「專」科醫師、「勤」勞配合治療、不亂服「藥」、養成良好「生」活作息,以及飲「食」習慣,遵守「專、勤、藥、生、食」5字訣,就是保護腎臟的不二法門!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強調,罹患腎臟病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密切相關,患者應聽從醫囑,不要相信偏方,並改善不良的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個父親都是家庭中重要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有關鍵性的影響。然而,在台灣,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一對夫妻離婚,破碎的家庭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痛,加上台灣的工作時數排名全球第三,爸爸與孩子們的相處時間也正逐漸減少,為了喚起對好丈夫及好爸爸的重要性,彰化縣幸福家庭聯盟將於3月16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