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冒後出現腹痛、紫紅疹 恐為類過敏性紫斑症

感冒後出現腹痛 紫紅疹 恐為類過敏性紫斑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歲的小明上星期感冒才好,早晨起床卻突然的痙攣性腹痛,躁動又哭鬧不安,雙腿屈曲,臉色蒼白且盜冷汗,於是媽媽帶他到附近診所就醫,醫師初步診斷是「腸套疊」。遂轉來國泰綜合醫院進一步診治,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無發現具靶子特徵之腸套疊,醫師建議留院觀察。隔天媽媽發現小明小腿出現小小的紫紅色突起疹子,醫師診斷小明罹患了「類過敏性紫斑症」。媽媽覺得很疑惑,小明身體一向健康也不曾對任何藥物或食物過敏,為什麼會得到類過敏性紫斑症?

好發於3~10歲兒童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林隆煌指出,類過敏性紫斑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90%的病例皆是兒科,好發於3~10歲的兒童,男性稍多(1.2~1.8:1),3歲以下之幼兒並不多見,常見於秋冬季節,且大部分的兒童發病之前多有一次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臨床診斷主要有三個特徵

包括皮膚紫斑、腸胃症狀以及關節疼痛,大多數的兒童於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1~3周後出現典型臨床表現。

治療以解除疼痛為主

大部分以解除疼痛為主,包括支持性療法、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類固醇藥物。至於免疫抑制劑與類固醇合併使用,可用於腎臟嚴重受侵犯的病童,更嚴重的病人可考慮併用血漿交換術,以降低惡化的機率。

大部分4周內會完全康復 但應追蹤檢查

預後與腎臟受侵犯與否及程度有關,大部份病童4周內會完全康復。多數病童預後大致是良好的,10歲以下的兒童有15~60%於診斷後4~6個月內會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復發,再復發時的症狀通常較首次症狀輕微。

較大的兒童及成人有較高的復發率,僅少數病童(1~2%)會發生慢性腎炎,其中只有8%的病童會持續性腎功能下降,最後進展到末期慢性腎衰竭。所以,林隆煌醫師提醒,類過敏性紫斑症患童,應謹慎地追蹤檢查,並遵照醫囑服藥,以免造成腎病變。所幸在臺灣地區,腎臟受到侵犯的病例並不多見,在經過治療後絕大部分病童皆可痊癒而不留下後遺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案437),為30多歲女性,1月30日至美國就學,4月9日入境時無症狀,居家檢疫期間因同班機旅客確診(案383),於4月11日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新增1例境外移入 美國留學生指揮中心表示,案437居家隔離期間僅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境外移入新增1例確診個案(第437例)。是30多歲的女性,1月30日前往美國就學,4月9日從美國回國,入境時無症狀原列居家檢疫,因同班機乘客確診(第383例、第384例)改列居家隔離,解除限制後3天,聯繫衛生單位說有疑似症狀,檢驗4次才確診,目前無症狀正在隔離治療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1名60歲邱阿姨,因保養得宜,在同齡朋友間是人人稱羨的美魔女,最近卻為莫名頭暈、頭痛、視力模糊等問題所擾,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腦下垂體腫瘤所致。但邱阿姨擔心術前需要剃光頭、術後會留下長傷疤,一度抗拒治療,所幸透過微創腦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不會留疤,讓邱阿姨還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步調緊湊,常有肩頸痠痛、頭痛與失眠等困擾,加上面對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隨著活動範圍縮小,身心理難免也感到緊繃,其實這時可透過艾療的方式,幫助緩解身體的不適;在《艾療:最實用的8堂艾灸居家保健入門課》一書中指出,艾灸不僅可補養陽氣,也可全面提升體質,是養護一家老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