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染新冠肺炎不只肺部受害 部分倖存者恐受精神疾病擾

感染新冠肺炎不只肺部受害 部分倖存者恐受精神疾病擾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別以為罹患新冠肺炎沒什麼大不了,只是對肺部造成傷害而已,最近在《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The Lancet Psychiatry)上新發表的1項研究顯示,康復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疾病,例如焦慮、憂鬱和失眠。


研究作者之一、牛津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Paul Harrison表示,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大約有20%的COVID-19患者,在確診之後90天內回報他們罹患了精神疾病,更進一步發現,65歲以上確診的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沒有感染COVID-19的人更高。


研究小組分析了6,900萬名美國人的電子健康記錄,其中包括在1月至7月間,出現的62,000多COVID-19病例。在檢測結果呈陽性之後的3個月,每5人就有1人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其發生率是一般人的2倍。焦慮、憂鬱和失眠是最常見的症狀。另外,因為COVID-19而住院的患者,更是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病學家Michael Bloomfield指出,這可能是與大型流行疾病相關的心理壓力,或是疾病對生理造成的影響結合所致。


此外,已經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確診COVID-19的可能性比沒有精神疾病的人高出65%,這可能與精神疾病患者也伴隨其他疾病有關,例如肥胖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並且經常暴露在呼吸道病毒的疾病中。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變化都是警訊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有使用止汗劑的習慣嗎?小心,若使用錯誤,恐會使汗水反而從身體其他部位冒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指出,尤其市面上止汗劑的產品較多款,若不了解自身體質而誤用,就容易導致局部皮膚紅腫、長疹子等症狀。止汗劑其實是容易流汗者的最佳利器,主要是因裡頭含有的鋁鹽,能有效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炎熱的天氣,多少會帶給人不舒適,尤其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精神官能症患者,恐更容易影響病情;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黃隆正指出,主要是因患者原本就有憂鬱、焦慮等精神困擾,若碰到天氣太熱,就容易促使情緒浮躁,甚至造成睡不好等現象。臨床上,因天氣太熱導致憂鬱、焦慮等症狀加劇的精神科患者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天氣太熱,光是6月份中暑急診率就創下7年來新高,最近門診也常見許多患者抱怨疲倦、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心情低落影響工作。中醫師提醒,夏天倦怠與水份過度流失導致氣虛,以及吃太多冰涼冷飲抑制身體正常代謝有關,可選擇一些中藥材來改善「夏日炎炎正好眠」的情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已定義肥胖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門諾醫院為能使員工擁有像粉紅豹一樣纖瘦身材,特別舉辦一連串員工減重活動,全院減重目標定在500公斤,該院甚至還請來拉拉熊與粉紅豹玩偶,希望大家能隨時起身動一動,扭一扭,讓體重輕鬆減。 門諾醫院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