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染新冠肺炎即便輕症也影響心理! 專家籲「防範作法」

感染新冠肺炎即便輕症也影響心理! 專家籲「防範作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一年多,COVID-19已影響多數人的生活,疫情下除了重症患者的治療,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可忽視。根據2021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可能會出現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

COVID-19爆發 造成心理巨大影響

該研究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研究者以居住巴西聖保羅地區18歲或以上、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居民,採取鼻腔拭子檢測,以檢測結果呈陽性、且出現至少兩種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改變或失去嗅覺者),共895名輕症患者為研究對象,並請受試者在兩個月後接受精神症狀的進一步評估。

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例分別為26%、22%以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這些患者的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這些發現與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爆發時相呼應。

心理層面疾病 疫情後需關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建議平日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的養成正確飲食、運動習慣,及適時紓壓以維持健康的身心。

葉雅馨呼籲,若出現嚴重失眠、食慾問題、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的症狀指標,持續兩周仍無法改善,除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的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

【延伸閱讀】

疫情來襲,心房顫動病友護心七大招

試管嬰兒補助新上路 各式疑問醫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經濟不景氣,弱勢家庭的孩子常成為早熟小大人,要承擔家中的經濟壓力!根據家扶基金會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5成的小大人需要幫忙賺錢,7成會協助家人做家庭代工,5成4希望能夠好好休息。家扶表示,「點燃生命之火」愛心募款活動開始起跑,呼籲民眾發揮愛心幫助貧困兒童。根據主計總處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17歲的小穎就讀高三,日前因一場車禍,造成大腦嚴重挫傷及嚴重缺氧性病變。未曾接觸器捐觀念的小穎母親,在醫院志工與社工的接力解說後,克服心中的不捨,捐出女兒的心、肝、腎、胰,讓五個家庭獲得重生的機會,也讓熱於助人的小穎能在人生最後一刻,繼續幫助他人;而這也是大林慈濟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南韓傳出偶像團體Super Junior成員利特父親,疑似因不堪長期照顧失智雙親,導致壓力過大、心情低落,最後帶著雙親一同走上絕路,讓人不勝欷噓!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因此呼籲政府,應積極建構家屬支持服務,避免再發生如此不幸的悲劇;同時也呼籲社會大眾應主動關心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隨著醫療技術突飛猛進,微創手術也有重大突破!日前一名罹患大腸癌的李太太,由於術後有肺部轉移,經過多次化療後,預計要將殘留的六處轉移性肺腫瘤完整切除。李太太在經過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後復原良好,術後第三天便出院返家,成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第一例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個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