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病患者只要注意血壓? 研究指出心跳也是關鍵

慢性病患者只要注意血壓? 研究指出心跳也是關鍵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大多數人對高血壓保有警覺心,深怕得到中風或心臟病,然而極少有病人知道心跳快慢對於健康其實是有影響的。在早年的醫學期刊中曾有報導,哺乳類的壽命和心跳快慢成反比,這些動物一生心跳總數大約10億下,如果心跳越快,壽命就越短。心跳對人類的影響雖不像對一般哺乳類動物這麼明顯,但根據推估,1個平均心跳70下的人,比起心跳只有60下的,平均壽命會少10年左右,甚至有的研究還發現心跳和癌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相關。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魏承駿醫師發表最新的心跳軌跡研究,分析金山地區3400名居民20年間的心跳軌跡,發現心跳變化的軌跡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心跳越快死亡率是呈線性增加,平均心跳數10年內不斷上升的群眾,死亡率是心跳穩定群眾的2倍以上,而原本心跳很快的群眾,如果能夠把心跳控制下來,發生死亡的風險其實可以下降到和穩定群眾一樣的。


根據最近台灣本土的心衰竭調查,絕大多數的病患心跳偏高,即使有規則在門診追蹤的病患也是如此,再一次反映了心跳是被大多數人所忽視的生命徵象,理想上最好的心跳是控制在55至60下。過去也許藥物的選擇有限,控制不是那麼容易,很容易造成低血壓,甚至休克,但近年新的藥物不但可以有效短時間內降低心跳,而且對血壓也不會有影響,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醫師說明,突然的心跳增加,就可能要合理懷疑身體出了問題,貧血、甲狀腺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甚至癌症都有可能,心跳變快絕對是身體亮紅燈的警訊,不可輕忽。若是慢性疾病的患者,心跳的變化與軌跡就更重要了,就目前的醫學研究,心跳的快慢對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症)的病人影響最大,尤其是心臟衰竭的病人,一般典型的表現就是血壓低、心跳快,因為心臟的功能好比1個馬達,心臟衰竭就像是馬達故障乏力了,每收縮1次只能送出少量血液,所以必須加快它跳的次數(心跳)來勉強補足它的功能,而加快的心跳又會更加消耗已經疲累不堪的心臟,像是1個惡性循環,必須要打斷它,讓心臟休息,病人才能有好轉的機會。


魏丞駿提醒,培養健康的生活與運動習慣,改善心肺功能,除了每天監測自己的血壓外,更要注意心跳,尤其是高危險群的患者,即高血壓、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這些病人的心跳要控制的更嚴格,心跳大於70下死亡風險就開始增加了,因此,請記住控制好你的心跳就和控制好你的血壓一樣重要。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疑似本土病例頻傳? 指揮中心:密閉空間務必戴口罩
▸全台高溫炎熱當身體有這些症狀 恐急性心肌梗塞警訊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雲林縣及嘉義縣市為肝病的盛行地區,肝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居前三名。長庚醫療體系考慮地方的健康需要,由社區到臨床計畫性的協助解決雲嘉南的嚴重的肝病防治的議題,日前並特別舉辦「邁向根除C型肝炎研討會:雲嘉嘉南的經驗」,分享C肝防治經驗,以期能達到根除C肝目的。 嘉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林女士第一胎於30歲時自然生產,之後再婚,40多歲想與第二任先生擁有一個小孩繼承家業,曾試過6年試管嬰兒都沒成功,之後卻停經了;經親友介紹至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以借卵及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療程(IVF)搭配胚胎著床前基因染色體篩檢(PGS),順利成功懷孕,未料先生竟...

閱讀詳情 »

天氣忽冷忽熱,當早晚溫差超過5度,年紀較大原本即有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的病史,或是年輕人本身是血管斑塊破裂的高風險族群,都要特別小心防範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有一半救治不及而奪走寶貴性命!網路上傳說:「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前1個月,會有前兆症狀警訊,像是胸悶、氣喘等」,是真的嗎?來聽心臟專科醫師詳細解讀。 急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氟化物的使用,是最經濟、安全、有效之預防齲齒保健措施。「牙齒塗氟」是將高濃度的氟化物均勻塗在牙齒表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衣,發揮抗酸及防齲的功效,強化牙齒琺瑯質變得更堅固。牙齒塗氟是不分年齡限制,只要有長牙就可以去牙科診所塗氟,且建議每半年塗一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