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抽過神經還是痛? 牙醫師解惑「根管治療」真相

牙齒抽過神經還是痛? 牙醫師解惑「根管治療」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6歲簡先生,右下顎第一、二大臼齒曾經根管治療過,且製做假牙,多年後卻出現牙齦腫痛並長牙胞,經檢查發現由於原先根管鈣化,造成前次治療時發生牙根穿孔,使得細菌仍殘留在根管內,因而安排做顯微根管治療並修復破孔。牙齒因蛀牙、外傷或牙周病導致牙髓感染與牙髓組織生病時,進行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目的是移除感染,改善症狀並保留牙齒,但為何已進行多次治療仍持續有症狀?

牙齒根管深埋難找 鈣化因年紀、蛀牙等因素形成 

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黃捷盈醫師解釋,牙齒根管深埋在齒槽骨內,有些根管開口甚至比頭髮還細,甚至因根管鈣化找不到位置,造成治療許久牙齒仍疼痛。其中,根管鈣化會隨著年紀增長或因外傷、蛀牙、修磨牙齒等因素,使牙齒的硬組織,沿著根管的管狀內壁緩慢增厚沉積,造成根管慢慢變窄而鈣化。

魔鬼藏在細節裡 顯微根管治療可抓出病灶

根管形態千變萬化,在沒有輔助工具下肉眼能處理的大小有限。黃捷盈醫師表示,利用高倍數顯微鏡,能夠把藏在細節裡的魔鬼抓出來,是輔助根管治療的利器。

除了常見的根管鈣化需要利用牙科顯微鏡外,一些特別根管難症,如特殊形態的根管系統,像是C形根管、深部分叉的根管、移除卡在根管內的阻塞物、破孔修補,以及活髓治療也需要顯微鏡的輔助才有較佳的療效。

正確潔牙+定期檢查 才是護牙不二法門

不過,顯微根管治療也非萬能,視個別牙齒的治療難度而有不同的成功率,診治前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制定適合的治療計畫。黃捷盈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每天正確的口腔清潔,每半年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盡早就診,才是保留牙齒的最佳方法。

【延伸閱讀】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氣喘階梯式穩定控制 醫籲吸入型藥物別害怕

攝護腺肥大致泌尿道感染? 正確保養降復發風險

晚期大腸直腸癌免驚! 多專科治療團隊集結助攻「腸」久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六旬莊姓婦人長期患糖尿病,近日定期回診時抽血檢查,發現磷鉀及尿酸突然竄高。原來莊婦使用生酮飲食減重,這段時間幾乎不吃飯,以肉、蔬菜為主食,幾週下來雖瘦了3公斤,但加重腎臟負擔,甚至誘發腎結石。糖尿病患者應均衡飲食、控制蛋白質攝取近年生酮飲食減重法風行,因為打著省力又能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 示,國內流感情疫穩定下降,但仍在流行期,且近期早晚溫差較大,民眾還是要小心。醫師並提醒,流感併發肺炎重症是流感致命的主要關鍵,民眾除了應接種流感疫苗,也可額外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降低感染風險!氣溫變化大+迎接連假 恐提高病毒傳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腎友、糖友注意!根據研究顯示,洗腎病人發病率為一般民眾的23倍,而糖尿病友也有將近5倍的風險。為此,新北市衛生局提供免費檢驗及預防性投藥,發生率降幅達到3成5。洗腎易罹結核病 發病機率是常人23倍根據新北市衛生局106年調查發現,該市1萬多名洗腎病人有89人是結核病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住在高雄美濃的一位87歲劉媽媽,有食道裂孔橫膈疝氣病況,去年因為早餐及午餐份量吃較多,兩餐間隔又太近,導致胃移位至胸腔,擠壓心臟造成呼吸衰竭,險些釀成心臟驟停。經過急救,以氣切裝設呼吸器治療,並於今年2月,進行手術將胃移回腹腔固定,術後五天,便不再需要呼吸器,能夠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