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白血病患者未按指示用藥 一周後病逝

慢性白血病患者未按指示用藥 一周後病逝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人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當做慢性病的一種,但若病患擅自停藥或未按指示用藥,嚴重者有致命危險。北市一名30歲的李小姐在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後,經過醫師評估後自費服用標靶藥,服藥的前六個月,可見明顯的療效,血液中的白血病致癌基因含量下降至百分之一以下,達到主要分子學反應MMR。不料,再七個月之後回診檢查,發現白血病致癌基因數值又升高,回復至服藥前的狀態,而且長期服藥體內已出現抗藥反應,問診後才發現,李小姐因出外遊玩,疏忽未帶藥品,一周後皮膚浮現如瘀青的紫斑外,還出現嘔吐,甚至昏迷。幾天後,年僅30歲的李小姐就離開人世了。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北醫學大學腫瘤內科賴基銘醫師表示,白血病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血癌,簡單來說是血液細胞之惡性腫瘤,而慢性骨髓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屬於慢性骨髓性增生疾病中之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依病程有三階段,即慢性期、加速期與急性期,依疾病惡化程度區分階段,目前研究認為,此類疾病的成因是骨髓的造血細胞產生基因改變所致。

慢性骨髓白血病的病患常會感到疲累、體重下降、腹痛、左腹脹大、發燒等,罹癌初期即有上述現象,但是,許多人罹病卻不自知,以為是工作壓力大或感冒所導致的疲倦等不適,不少人都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有白血球數值過高才進一步檢查。賴基銘醫師表示,若是患者處於慢性期且基因符合特定序列,可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主要治療方法,而進入加速期及急性期患者,若病情難以控制,則必須接受化學治療及骨髓移植。

然而,服用標靶藥物可能產生副作用造成不適,如患者水分留滯體內,簡單的說,就是水腫,多在臉部與下肢,高劑量者尤其嚴重,一般而言,停藥後就會回復至原本的體態,但嚴重者需要服用利尿劑。此外,副作用還包含腸胃不適、腹瀉、易嘔吐、關節痛、發燒等,可服用止瀉劑、止吐劑與退燒藥緩解,至於關節疼痛多好發於四肢,建議可補充含有鈣、鎂的食物減緩不適,嚴重者可服用類固醇。而許多癌症患者有吞嚥困難的問題,改喝蔬果汁,醫師叮嚀,水果應削皮,盡量避免生食,以避免接觸細菌受到感染,而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與健康,避免傷口產生,保持皮膚黏膜完整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其實人人都有痔瘡,因為它是肛門組織的一部分,一般在沒有充血的狀態時,痔瘡能提供15%-20%的肛門閉合力。當肛門壓力過大,痔瘡內的血管靜脈擴張,加上瘀血難散,造成排便出血、疼痛等惱人的有症狀痔瘡。痔瘡患者照過來! 「鬆身提肛法」動動臀中醫師章晉瑋指出,痔瘡原因有很多,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患有惡性腫瘤、慢性疾病,或接受血液幹細胞移植前後,當反覆出現上呼吸道、鼻竇、肺部等感染,卻無法找出明確病因時,就要注意可能患有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SID)。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指出,SID造成的感染通常來勢洶洶,一次比一次厲害,所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高危險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所謂「壯志未酬身先死」,一隻精蟲若在未達陣之前就已僵死,便是應驗了這句話,這也是「抗精蟲抗體」的不孕病患最真實寫照。不孕患者蔡小姐,她經由大醫院醫學中心檢查發現體內有很高的「抗精蟲抗體」,導致進入她體內的精蟲活動力大減,呈現僵死狀態,根本無法與卵結合。所幸,後來尋求中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日台灣重新回到本土、境外、敦睦都沒有新增案例,同時敦睦艦隊官兵集中檢驗期滿,但所有官兵今日上午再採檢1次,如果全體陰性明日早晨將有專用車輛,將官兵載到住家附近非人潮聚集地,方便返家完成自主健康管理,國防部未來也將在遠航艦艇上,設置簡易型核酸檢驗設備,方便確認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