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白血病患者未按指示用藥 一周後病逝

慢性白血病患者未按指示用藥 一周後病逝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人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當做慢性病的一種,但若病患擅自停藥或未按指示用藥,嚴重者有致命危險。北市一名30歲的李小姐在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後,經過醫師評估後自費服用標靶藥,服藥的前六個月,可見明顯的療效,血液中的白血病致癌基因含量下降至百分之一以下,達到主要分子學反應MMR。不料,再七個月之後回診檢查,發現白血病致癌基因數值又升高,回復至服藥前的狀態,而且長期服藥體內已出現抗藥反應,問診後才發現,李小姐因出外遊玩,疏忽未帶藥品,一周後皮膚浮現如瘀青的紫斑外,還出現嘔吐,甚至昏迷。幾天後,年僅30歲的李小姐就離開人世了。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北醫學大學腫瘤內科賴基銘醫師表示,白血病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血癌,簡單來說是血液細胞之惡性腫瘤,而慢性骨髓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屬於慢性骨髓性增生疾病中之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依病程有三階段,即慢性期、加速期與急性期,依疾病惡化程度區分階段,目前研究認為,此類疾病的成因是骨髓的造血細胞產生基因改變所致。

慢性骨髓白血病的病患常會感到疲累、體重下降、腹痛、左腹脹大、發燒等,罹癌初期即有上述現象,但是,許多人罹病卻不自知,以為是工作壓力大或感冒所導致的疲倦等不適,不少人都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有白血球數值過高才進一步檢查。賴基銘醫師表示,若是患者處於慢性期且基因符合特定序列,可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主要治療方法,而進入加速期及急性期患者,若病情難以控制,則必須接受化學治療及骨髓移植。

然而,服用標靶藥物可能產生副作用造成不適,如患者水分留滯體內,簡單的說,就是水腫,多在臉部與下肢,高劑量者尤其嚴重,一般而言,停藥後就會回復至原本的體態,但嚴重者需要服用利尿劑。此外,副作用還包含腸胃不適、腹瀉、易嘔吐、關節痛、發燒等,可服用止瀉劑、止吐劑與退燒藥緩解,至於關節疼痛多好發於四肢,建議可補充含有鈣、鎂的食物減緩不適,嚴重者可服用類固醇。而許多癌症患者有吞嚥困難的問題,改喝蔬果汁,醫師叮嚀,水果應削皮,盡量避免生食,以避免接觸細菌受到感染,而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與健康,避免傷口產生,保持皮膚黏膜完整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農曆新年將至,在傳統習俗中「除舊布新」象徵著壞運去除及新氣象的開始,因此家家戶戶都習慣在這時合力進行大掃除。但有些衛生用品,可不能等過年才換新,其中「牙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者指出,一隻放置於浴室且無覆蓋的牙刷,可承載百萬種細菌,如為口腔內本就存在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工作上的壓力,人際上的困擾,汲汲營營於生計,都成為壓力的來源。壓力,如果是正向的壓力,處理的好就會變成一種動力,產生生命的活力。可是,如果這個壓力持續存在,沒有辦法得到紓解,就會影響到健康。我們的壓力,有的來自工作、人際,有的來自生活上的改變。有研究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農曆新年是華人重要的節日,今年春節年假為期九天,連續假期在家當然免不了長時間「久坐」及「不常活動」的靜態性姿勢,當人體缺乏活動時,肌肉就容易變得僵硬緊繃,引起肩頸痠痛,所以每當過完年後,復健科就有許多下背痛及肩頸痠痛的病患上門求診。因此,若要擺脫肩頸及腰背痠痛,就要適度伸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