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引發腦中風 穩定服藥成續命關鍵!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引發腦中風 穩定服藥成續命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高中生曾透過健康檢查發現有脾臟腫大的現象,因無出現其他不適症狀,而輕忽疾病,未進一步追蹤治療。他在參加畢業旅行出國遊玩時,疑似過度疲累而昏倒,經檢查才發現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白血球數量攀升至30幾萬而引發腦出血,經開刀搶救雖保住一命,但已造成雙眼失明。

接受標靶藥物治療 病情獲得控制

收治該病例的亞洲大學附設醫院黃文豊副院長指出,過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一旦罹病,就只能等待骨髓移植,所幸當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已經問世,該名患者雖失去雙眼健康,但透過持續用藥,現今已服藥十餘年,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罹病初期無明顯症狀 多為健檢發現白血球異常

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逾250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黃文豊醫師說明,由於罹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患者多為健檢安排血液檢查時,察覺白血球數量異常,才進一步安排檢查確診。當出現疲倦無力、食慾不振、發燒、盜汗等症狀,多已進入中後期,很容易延誤治療,因此建議若這樣的不適感持續一段時間都未獲得改善,就應盡快就醫,或是定期抽1c.c血液檢查血球、貧血及血小板有無異常。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引發腦中風 穩定服藥成續命關鍵!CML已如同慢性病 二代標靶藥物副作用少、效果快

黃文豊醫師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可說是血癌患者中的幸運兒,第一代標靶藥物於2001年上市後,CML的治療便如同慢性疾病一般,按時服藥即可良好控制,而隨著醫療及藥物的快速進展,現已有二代標靶藥物可使用,相較於一代標靶藥物,不僅副作用明顯減少,且效果更快速,可大幅提升達到深度分子學反應的機會。

測不到的「MR4.5」 大幅降低疾病惡化率

根據2013年最新歐洲治療指引建議,接受藥物治療後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治療目標,包括完全染色體緩解(CCyR)、主要分子學緩解(MMR)、深度分子學反應 (MR4.5)等。黃文豊醫師說明,若能長期維持癌症基因降至國際標準值0.0032%以下,也就是幾乎測不到的「MR4.5」,便可達到更良好的疾病控制,大幅降低疾病惡化機率。

規律服藥並定期檢查 確保疾病控制穩定不惡化

黃文豊醫師也提醒,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雖已如同高血壓可透過服藥穩定控制,但與血壓控制不同之處在於,血壓藥即便自行停藥,待血壓回升後重新服用仍然可達到降壓效果,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若未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便可能引起白血球異常增生,一旦疾病進入急性期,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建議患者規律服藥並配合定期檢查,確認是否達成目標,以確保疾病控制穩定不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親們,如果你知道某些食物是有害的,卻還抵抗不了饞虫的誘惑,糾結吃或是不吃是沒用的,今兒個,小編就告訴親們,採取一些適當的方法,可以降低它們對你的危害。 油條 油條是不少人早餐的選擇,可油條中大多加明礬。這種含鋁的無機物,被人體吸收後會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損害,並且很難被人體排出而逐漸蓄積。長久對身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雄毒海帶流竄全台,引起民眾恐慌。原本是抗癌食物的海帶,有業者長期使用工業用膨脹劑浸泡海帶,10年來賣給下游商家逾4000噸,民眾早已吃下肚。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指出,海帶是民眾常吃的良好食材,不肖業者為了加速軟化海帶及處理雜質,而使用硫酸鋁銨及碳酸氫銨進行加工,令人震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一名大陸年輕台商,某日開始有嚴重發燒感冒症狀,病情持續兩周仍不見改善,當地醫院也束手無策,於是緊急回台就醫。肝膿瘍主要由克雷伯氏菌所引起,平時在腸道裡維持一定數量,若因食用不乾淨的食物,加上身體免疫力下降,菌落發展突破臨界點,就會開始隨血液在體內亂竄,影響到其他器官,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50多歲洪姓婦人,因右手無法舉起,遂至中醫診所看診,在左右手臂,頭頂、後頸與兩個膝蓋處,都進行針灸,並且使用隔衣針方式,直接透過褲子就針灸膝蓋。患者返家後兩天開始發現兩邊膝蓋開始紅腫,走路開始沒有力氣,且連蹲下都沒有辦法,就到鄰近醫院就醫,進行抽血及膝關節抽關節液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