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B、C肝炎 成肝癌高危險群

慢性B C肝炎 成肝癌高危險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肝癌是國人常見的癌症殺手,占男、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第一和第二位,在台灣南部地區,更持續30年高居死亡人數第一名。台南市立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牟联瑞指出,B、C肝炎是肝癌最重要的風險因子;若是合併肝硬化的病人,較一般人得到肝癌的機率,高出100倍。因此,定期篩檢成為早期發現的關鍵,健保署自民國99年起,已對慢性B、C型肝炎病人,進行定期追蹤。

牟联瑞指出,臨床上有位68歲的男性,不知道自己患有C型肝炎,未接受檢查和追蹤,等到症狀出現時,已屆肝癌末期,只能以動脈血管栓塞來暫時控制病情,無法徹底治癒癌症。目前感染慢性B、C型肝炎,成為肝癌的最高危險因子,但透過定期追蹤,可偵測出早期肝癌。不過目前B、C肝帶原者,有超過7成,未接受定期追蹤,以至於發現癌症時,已來到末期,存活時間大幅縮短。

據台南市立醫院的調查,2010年4月到2013年3月的病人中,3年內發現的肝癌患者共有392人,扣除非B、C肝炎和未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病人後,共有288名病人,再將其分為定期追蹤和非定期追蹤,分別有79和209位。288位患者中,B、C肝炎各占一半,男女比例為二比一,透過分析發現,有追蹤組的肝癌,有86%是早期;非定期追蹤組,僅有39%是早期,61%是中後期。存活率部分,有追蹤組病人,追蹤4年時,有70%仍存活;未定期追蹤組,僅有40%仍存活。

最後,於追蹤期間,有追蹤組有22人死亡,平均存活41.4個月;未追蹤組則有107人死亡,平均存活26.7個月。無論是在腫瘤發生期別和存活率,有追蹤組皆優於未追蹤組。牟联瑞呼籲,有B、C肝者應定期接受專科醫師的抽血及超音波追蹤,若符合治療條件,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僅可改善肝功能,更能減少肝癌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37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更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嗎?根據1篇發表於2021年12月《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Stress-Related Psychologi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你的通訊軟體或社群網站上,應該出現一則訊息:「6月後打滿3劑疫苗者,返台免隔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正澄清,此為錯誤訊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語氣相當重地做澄清,表示:近日社群軟體流傳「6月以後打滿3劑返台免隔離…&hell...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根據健保大數據顯示,2017年心臟血管支架置放術件數達4.3萬件,8成患者年紀超過55歲,專家表示,近年來,接受心血管支架置換術患者年齡層明顯下降,與抽菸、肥胖與不當飲食等因素有關。 一旦血管阻塞7成以上 就必須考慮侵入性治療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為落實具有感染風險對象之追蹤管理,請民眾於執行隔離、檢疫措施期滿後之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務必按時執行家用快篩試劑檢測,並配合於雙向簡訊回報檢測結果,對於未回報檢測結果者將加強追蹤查處。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 快篩次數增加 指揮中心表示,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