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也會造成胃出血? 「一審判無罪」李承翰父抑鬱過世

憂鬱也會造成胃出血? 「一審判無罪」李承翰父抑鬱過世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情緒低落、憂鬱也會引起胃出血?嘉義鐵路警察李承翰被刺死案,被告一審被判無罪,父親因為兒子慘死,心情悲憤、鬱鬱寡歡,疑似原本就有胃部相關疾病,6月4號上午出現吐血症狀送醫,情況一度危急,一直到下午,家屬放棄急救,李承翰父親於下午4點多,不幸過世,享壽67歲。
情緒低落引起胃酸分泌多 當心胃穿孔致命

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中心主治醫師張庭綱表示,以人體來說,胃是在壓力反應下,相對容易敏感的器官。情緒影響生理,長期焦慮、憂鬱可能會造成自律神經或內分泌失調,促使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腸道黏膜被胃酸侵蝕變薄,最後形成胃穿孔,大量出血死亡。

遇到類似社會案件或是親人過世,家屬大多會出現「傷慟反應」,症狀為對外在反應麻木、遲鈍,除此之外,也容易有吃不下、睡不著等情況出現,恐怕會漸漸演變成嚴重的憂鬱症,周遭親友都要仔細觀察。

年長者憂鬱症表徵 多為身體容易出現病痛
張庭綱醫師說明,李承翰父親可能因為對判決期待較高,卻沒想到被告一審判無罪,對當事者來說,落差太大產生極大挫折感,造成精神上明顯壓力,長期下來,焦慮、憂鬱纏身不自覺,若沒有即時改善或矯正,容易造成身心全面崩盤!

醫師強調,老人憂鬱症與一般成年人憂鬱症不同,成年人憂鬱症多以情緒表現為主;老人憂鬱症則是表現在身體上,容易抱怨全身都是病痛,卻不知是心理憂鬱表徵,門診中常許多高齡患者,因為身體不適看了好幾個科別,此時其他科醫師會有敏感度,察覺到應該是心理問題,進而轉介至精神科。

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 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憂鬱症治療會先評估嚴重程度,不是每位憂鬱症病人都需要吃藥。張庭綱醫師指出,程度輕微者調整生活作息即可,若是較嚴重者,建議進行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重度憂鬱症才會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
針對類似個案來看,其實精神疾病還是容易被污名化,不管是思覺失調症或憂鬱症,病患本身不太願意就醫,因此,出現社會案件,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張醫師呼籲不管是家屬或民眾,對於精神疾病要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一旦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後,進行適當處置與診斷,才是最重要的事。
威爾森氏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異常的基因使銅離子代謝出現問題,導致過量的銅在肝、腦、眼角膜等處沉澱,進而造成該器官的功能異常,多發生於青少年晚期。

【延伸閱讀】

家有鼻炎過敏兒好苦惱! 最新「減敏療法」擺脫鼻過敏

乳癌患者保有生育力不是夢! 抗荷爾蒙治療後如願得子

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各國都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有出現「復陽」案例,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分析台灣與各國數據發現,新冠復陽患者再傳染能力可以說幾乎沒有,因此決議台灣患者3採陰解隔離後,如果再次發現陽性,不會再隔離患者本人與接觸者,僅會要求自主健康管理,有特殊情況才會再檢視有無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西南氣流影響全台都在嚴重梅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各地方政府都已清點保全戶有無居家檢疫對象,如果需要疏散會妥善安排。另外,鐵路運輸是否能銷售站票,指揮中心仍態度保留,希望台鐵與高鐵加掛車廂與車次應對。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防災應變計畫已經將防疫作業納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積極推動各項科技防疫措施,其中疾管署運用Google Assistant服務,建置「防疫專家」中英文智慧聊天機器人,使國人及在台外國人均可運用多元管道,取得最新防疫訊息。手機下載APP詢問資訊 科技化防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患者不願意回診就醫,與去年同期相較,4月門診急診就醫人數少了400萬人次。醫師提醒,癌症病人免疫系統較弱,特別是化療、放療期間,建議照顧者接種肺炎、流感疫苗等預防針以降低傳染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昌芳指出,癌症患者的回診、持續治療有其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