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v.s憂鬱症? 6成民眾分不出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秋季悄悄來臨,不少人因此有惆悵憂鬱的情緒。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有6成民眾無法區分憂鬱和憂鬱症的差別。醫師解釋,若心情持續低落超過兩週,就有可能罹患憂鬱症,而此時運動是最好的紓壓方式。患有憂鬱症病史20年的閃電〈化名〉,就是靠著登山和攀岩走出情緒低谷。此外,研究也指出,日曬能刺激分泌腦內掌管快樂情緒的化學激素。

今年52歲的閃電,罹患憂鬱症已經20多年了。閃電說,自己從小就很多愁善感,加上有嚴重的完美主義,無形中常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在病友的介紹下,因緣際會加入登山社,漸漸養成登山和攀岩的習慣,現在平均每個月登山一到兩次。

閃電興奮的說,每次登山都會很有成就感,心情瞬間變得愉悅!而且可以持續很久,尤其是站在山頂的剎那,會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好像所有負面的情緒都消失了。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一般人住家內並沒有運動器材,因此運動勢必要到戶外進行;而從家裡走出戶外,其實就是一種情境轉移。加上運動夥伴的勉勵、達成運動目標的自我肯定,都是遠離憂鬱情緒的關鍵。

此外,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也指出,很多人會以為秋冬就是憂鬱症好發的季節,其實影響情緒的不是天氣,而是太陽!國外有不少研究顯示,日曬可以刺激大腦分泌使人心情愉悅的化學激素,讓人神清氣爽;如果再加上運動轉移負面情緒,就能更有效達到遠離憂鬱症的效果。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明,在台灣每10個人中就有3人罹患憂鬱症,但只有不到4成的民眾能清楚區分憂鬱和憂鬱症的不同。葉雅馨強調,所謂憂鬱症,指的是情緒持續低落超過2週、且無法自己排解情緒、嚴重影響生活的一種症狀。倘若有上述情形,因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治療。

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好像要抽出時間運動是很不可能的事?徐錦興解釋,WHO目前正致力推行每個禮拜運動150分鐘的計畫,也就是從改變生活型態開始,例如走樓梯取代電梯、提早一站下車步行等,每次運動只要花10分鐘,一個禮拜達到150分鐘就可以。並不一定要上氣不接下氣才算達到標準,只要讓身體動起來,就是開始運動的好方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2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30歲的呂姓男子,長達16年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常有脹氣、灼熱感,並有溢食物、溢酸的情形,尤其在吃飯時或飯後特別嚴重。他最近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因為食道下括約肌收縮力不足,導致胃賁門鬆弛而門戶大開;藉由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才得以解決因賁門鬆弛所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黃斑部病變患者福音!北榮發表最新幹細胞技術成果,只要採取10 cc自體血液,能夠成功分化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及「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植入視網膜受損部位,即可重見光明。黃斑部病變 視力恐喪失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人口中,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約占10至15%,其中30%...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8)文/Miki;本文感謝 林大弘醫師提供專業諮詢慢性疲勞、體能衰退、免疫力降低……身體的自然老化不可避免,每個年齡階段要面對的老化問題也都不盡相同,但你知道嗎?其實除了飲食、運動、作息以外,現在更有「新科技輔助療法」幫助我們輕鬆抗老!且聽抗衰老預防醫學專家林大弘細說分明!何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今許多人追崇速食、美食主義,但是享受美食時,常常只注意到食物料理得是否美味,卻忘了檢視食材本身。水果蔬菜作為體內的清道夫,是大多數人認可的健康食材,但是食材本身品質是否合乎標準,需要嚴格把關。食品保安官 為蔬果農藥殘留把關臺北市成立「食品保安官」,近期針對果菜批發市場場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