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食道逆流增食道癌風險 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可治

胃食道逆流增食道癌風險 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可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位30歲的呂姓男子,長達16年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常有脹氣、灼熱感,並有溢食物、溢酸的情形,尤其在吃飯時或飯後特別嚴重。他最近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因為食道下括約肌收縮力不足,導致胃賁門鬆弛而門戶大開;藉由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才得以解決因賁門鬆弛所造成的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未積極治療 恐增4%癌前病變機率

收治這名男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病患,需控制飲食及生活習慣,以避免溢食造成的不適。若經胃鏡診斷,食道發炎者,則需長期服用降胃酸藥物;若不治療,胃會反覆被胃酸腐蝕,導致潰瘍出血,進而引發4%產生癌前病變的機率,提高罹患食道腺癌的風險。

長期服藥有風險  易引起骨鬆及肺炎併發症

吳文傑醫師說明,以藥物治療而言,仍對三成因食道下括約肌無力或橫膈膜疝氣病患無效。雖透過尼式胃底摺疊術,約九成患者可以改善逆流症狀,但仍有3-10%會因胃包繞食道太緊,而導致吞嚥困難。因此,國人接受手術治療意願不高,多數仍選擇長期服藥為主,但因長期依賴降胃酸藥物,不僅容易引起骨質疏鬆,更可能造成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引進台  難治型胃食道逆流也能完治

值得慶幸的是,在國外執行15年,專門用於治療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病人的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已引進台灣。吳文傑醫師解釋,目前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除了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以及停止胃藥依賴外,併發症也僅有約0.9%。藉由胃鏡的協助下,射頻能量能從針頭傳至食道下括約肌,造成肌肉束的增生,最終可讓括約肌重新塑型,使胃食道逆流減少。

吳文傑醫師補充,國內已有四例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成功案例,且追蹤成效良好,也無併發症發生,期許未來能將其納入健保給付,造福更多國內胃食道逆流的病患,免於胃藥的依賴與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疫情難運動,台灣過半人保持原來運動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團隊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全球只有26%的民眾可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臺灣卻有51%,可能與台灣超前防疫部署、實施精準防疫措施及民眾配合相關防疫措施有關。研究更指出,在疫情中維持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天氣變冷又下雨,您是否擔心自己沒運動會變胖,或骨鬆、肌少症上身?「骨鬆肌少症」,多數無明顯症狀,而患有此症狀患者大多不知道骨鬆肌少症已經找上門了,只因外觀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因此輕忽。多數無明顯症狀,易被忽略。樂生療養院骨科李元甫醫師教您七步驟在家簡單做「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過了個夏季,強烈的紫外線加上工作壓力,是否感覺臉上的瑕疵越來越多?使用美白淡斑保養品,往往需長期才能改善且效果有限,又擔心進行醫美療程後會有副作用且照護不易。不想眼睜睜地看青春逝去,如今還有中醫針灸療法的選擇,能在安全、無副作用的情況下,拒絕讓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 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