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女醫師久站值班 辛苦腳腫想辭職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一名優秀的小兒科女醫師想離開大醫院,離開她最愛的小兒科,原因是她懷孕了!在眾多壓力與忙碌工作下,她因破水,不得不住院安胎。對著前來探視的朋友,她哭著說,「我都在顧別人的小孩,那我自己肚子裡面的這個呢?」(圖片取自/資料庫)

資深護理師「花花」最近撰寫了「未來,沒有兒科醫生」一書;她指出,長期以來,國內醫護人員勞動條件都太差,超時工作情況嚴重,尤其在屬於五大科的小兒科,人力不足的狀況又更慘烈。

她以好友女醫師為例,該名醫師一點都沒有要當媽媽的喜悅。她已經懷孕,挺著大肚子,但因待在人力不足的小兒科,仍需忙碌工作,常得徹夜不睡地照顧加護病房裡面的小病人。

洋水破了之後,她緊急住院安胎,面對好友的慰問,女醫師忍不住傷心的哭了。出院後,她繼續值班久站,照護小小病人,她難過地說,自己照顧別人家的小孩,那肚子裡面的孩子誰來照顧。

花花指出,曾經聽說一名外科女住院醫師在懷孕35周時,仍須長期站立開刀、值夜班、顧加護病房。開完刀後,下肢水腫,蹲不下去換鞋子。每天都哭著上班。

為了照顧許多掛著開心笑容的媽媽,醫護人員自己卻成了最不快樂、最不健康的媽媽。花花批評,對於女醫師及女護理師來說,台灣醫療環境與醫療制度相當不友善。

花花指出,國內護理人員的空缺率、離職率逐年上升,直接影響到醫療品質。各醫院的護理主管碰面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們缺多少人?關了多少床?」

一位醫師就開玩笑地說,自家醫院病房中最資深的護理師,執業「已經」達半年。在相關科系的護理單位,每個月都在送舊迎新。

花花強調,政府遲遲無法解決醫界人力不足與醫療缺口,若不設法改變醫界惡性循環,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那未來,台灣真的可能沒有兒科醫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5歲婦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逾20年,合併有末期腎病變,洗腎過程中時常有血糖偏低的困擾。前陣子婦人因嚴重低血糖,造成足部血流不通引發缺血性壞死,左腳趾第二到第四根延伸至腳背整個黑掉,緊急轉送至台北榮民總醫院進行緊急手術治療後,才免於截肢,並在配合服用新型口服降血糖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嚴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為讓小朋友也了解防疫重要,花蓮慈濟醫院利用繪本說故事的方式,帶著孩子一起當「防疫小尖兵」;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副護理長宋景歡指出,繪本不僅色彩繽紛,也是小朋友熟悉的媒介,因此更可以讓他們願意坐下來專注聆聽學習新知,並藉此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掌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橫行,要預防感染,除了平時配戴口罩、減少到公共場合與他人聚會接觸外,最重要的還是加強自身免疫力,同時建議養成適度運動,保持作息規律,均衡飲食,情緒穩定等良好習慣;民眾也可透過中藥調理改善自身免疫力,達到預防病毒入侵的效果。 &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