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職場不友善只能隱忍? 一張圖表教妳捍衛權益

懷孕職場不友善只能隱忍? 一張圖表教妳捍衛權益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懷孕的女性在職場上,常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對於那些明槍暗箭,孕媽咪可別選擇隱忍退讓,若是屬於自己該有的權益,請千萬要挺身而出、勇敢捍衛!

 

「職場權益,若不行使即不存在。」這是在採訪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周于萱時,她讓小編印象深刻的1句話!的確,性別工作平等法已經存在我們社會中長達20多年了,但不少企業依然認為:生孩子是你家的事,即便有法律保障,難以撼動的還是我們早已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

 

在醫美診所工作的A小姐(化名),遵循傳統習俗,於懷孕3個月以後向主管告知,沒想到竟被要求她退回前3個月的獎金,這件事情明顯違法!另有1名在公司跑外勤的B小姐(化名),在孕期需安胎,因此向公司申請調至內勤或多位助理幫忙處理繁重的業務,沒想到雇主卻處處刁難,想盡辦法要讓她自動提出離職。

 

上述2件都是非常典型且常見的職場上不公平對待案例,若接到類似申訴電話,婦女新知基金會都會有專人提供諮詢,並協助後續相關事宜。

 

善用小技巧 小蝦米也能對抗大鯨魚 

 

很多公司都很聰明,並不會明目張膽的告訴妳:「因為妳懷孕所以……。」造成很多女性在蒐證上有困難,無論是在開會時有意無意的嘲諷、或是時不時的冷言冷語,這些都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因此,在舉證上面,使用以下這些小技巧,立誓再也不當砧板上的魚肉!

 

1.  使用mail、Line等能留下痕跡的方式溝通,備份通訊內容以備不時之需。

 

2.  可以錄音蒐證,但是也有法律風險,可能構成妨害秘密罪。

 

3.  善用說話的藝術,如:主管對妳做出不合理的要求,妳可以向主管說「是因為我懷孕所以你們……是嗎?」將話導向懷孕這件事情上,逼出公司說出真心話!

 

4.  紀錄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如:是否在向主管說明懷有身孕之後,開始有不合理的調動或刁難請假或言語霸凌?

 

申訴流程fallow me 一張圖表全搞定

 

若發現職場權益被損害時,可向工作所在地的勞動主管機關(如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心北市政府勞工局等)申訴,周于萱秘書長表示,地方勞動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即開始調查,包括分別訪談勞資雙方、蒐集資料,召開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最後做出決議等等。整個調查流程大概需要花費3至6個月,若最後調查結果認為「確認有歧視」,主管機關將祭出行政處分,包括要求公司期限內改善、或派專人入公司進行專案輔導,若對調查結果及委員會的建議不服,可以依程序聲請訴願。

 

懷孕職場不友善只能隱忍? 一張圖表教妳捍衛權益

▲申訴流程圖,一目了然掌握自身權益。(圖/《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以上洋洋灑灑一堆程序既冗長又繁瑣,要替自己爭取權益確實耗時又費力,許多孕媽咪也會因為懷孕身體不適,無力去處理這些事情而作罷,但妳知道嗎?若連妳都不願意替自己站出來,當下情況再不公再惡劣,旁人也愛莫能助。

 

職場申訴電話多 卻都只是冰山一角

 

當婦女在職場上遭遇到不合理對待時,即便是知道有法律的保障,還是會為五斗米將所有的不滿和委屈都往肚裡吞,周于萱秘書長鼓勵所有媽媽「唯有站出來,才會被看見」。企業也該知道,友善對待員工、願意付出成本的公司,才會有員工想要投入更多的心力,這種企業永續經營,才是該出現在職場上的良性循環。

 

編輯:王澍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欸,小明啊,你有沒有OK繃可以借我?」「小麗OK繃給你,你怎麼上個班也會受傷啊?」「不是啦,是新鞋磨腳,超痛的!」您也有這樣的經驗嗎? 明明試穿時很完美,怎麼每次新鞋買回來,卻還是會「咬腳」;害腳後跟紅腫破皮、鮮血直流,甚至留下疤痕,非得要好長一段適應期才能改善?皮膚科醫師表示,其實除了OK繃應急...

閱讀詳情 »

妳的「卵實力」如何呢?中醫師表示,卵子質量好壞與否代表著一個女生的生育能力,但現代女性受不健康生活習慣所影響,普遍有卵子提早老化或功能不佳的情況,建議女性朋友平日養成觀察陰道分泌物狀態的習慣,以及早發現異常和採取補救措施。 卵子品質影響生育力 別讓NG習慣摧殘卵子健康 卵子,是女性特有的細胞,最大的...

閱讀詳情 »

性愛令人歡愉,高潮來時「愛如潮水」的感覺,是美好的時刻!為什麼女生感覺性興奮被激發的時候,陰道會有腺體分泌液體流出來?這種液體對於女性有什麼好處?會對男性也有影響嗎?來聽婦產科醫師解析。 性興奮的機關開啟 引起巴氏腺液分泌 原來,能讓女性高潮來時感受到「愛如潮水」的液體,是來自一個名為「巴氏腺」的腺...

閱讀詳情 »

減肥少吃晚餐?是許多人的迷思。醫師指出,不少人認為少吃一餐能夠減肥,而最容易被人們犧牲掉的便是晚餐,因此興起過午不食「和尚減肥法」。事實上,不吃晚餐有3大危害,建議減重者,應減少澱粉性食物,才能健康減重無負擔。 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少吃、多動是健康減重基本原則,而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