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成長的最後一哩路 掌握孩子生長關鍵

成長的最後一哩路 掌握孩子生長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第二性徵青春發育是孩子成長中的非常時期,其發育的年齡和身高時機,以及發育成熟進展速度,攸關於孩子成年後身高發展。女孩開始乳房發育的年齡一般介於8歲~12歲,男孩睪丸發育則是9歲~14歲。若女孩在8歳以前乳房長大或男孩在9歳以前睪丸變大,就得注意孩子是否出現性早熟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男孩睪丸變大,父母較不易察覺,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期,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代謝內泌分科主任黃秀莉表示,建議家長可從每學期學校測量的身高作為提早了解孩子是否出現早熟的現像,如果女孩於小四以前或男孩於小六以前一年身高增長超過6公分,父母都得提高意識,在孩子成長的最後一哩路,掌握生長關鍵要素。

把握兩個觀察點 才不會錯失黃金治療期

許多家長因過於憂心孩子的成長「病急亂投藥」,讓孩子吃轉骨方或是偏方,可能導致孩子不合時宜的成熟,而影響最終成年後身高未能達成遺傳身高條件。黃秀莉主任建議家長可以從兩個面向觀察孩子的成長,不需要操之過急。第一,第二性徵發育,女孩可注意胸部發育,男孩則注意睪丸是否變大;第二,可以從學校每學期的身高測量,繪製孩子的生長曲線圖,若孩子成長按部就班沿著自己的生長曲線軌跡循循往上成長就是正常;生長曲線軌跡突然減緩或增高其百分位,則需留意孩子是否有生長遲緩或性早熟問題。

性早熟治療 抗荷爾蒙抑制第二性徵發育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是決定孩子成人後身高的關鍵因素。目前對於特發性或病理性性早熟治療是以施打促性腺激素釋放素製劑為主,其降低性荷爾蒙的濃度、抑制第二性徵的發育,同時減緩骨齡的進行,以改善孩子成年後身高條件。台灣健保性早熟藥品給付規定的必要條件中之一,開始發育的年齡女孩為≦7歲,男孩為≦8歲 (參照台灣健保局給付中樞性性早熟GnRH analogue治療規範2006.04.01修定) 。黃秀莉主任也提醒務必由專業兒童代謝內分泌科醫師評估,並且遵循醫囑用藥,才能確實達到療效並減少副作用。

健康生活丶飲食與運動 為孩子的成長正確導航

至於如何減緩提早發育,黃秀莉主任認為,防治孩子體重過重或肥胖,飲食要均衡,減少不健康的高熱量食物攝取,並養成良好的運動和睡眠習慣,以及避免接觸過多環境荷爾蒙是很重的。孩子成長的幫助需要建立及養成良好的生活模式,這包括了(1)作息正常,睡足八小時;(2)健康運動,強壯好身體;(3)均衡營養,勿用轉骨方; (4)評估檢查,定期量身高。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吃飯一定要有辣,從小辣、中辣、到大辣步步上升,然而辣度太強很容易刺激食道與腸胃外,胃酸逆流也容易發生腐蝕灼傷,聲帶健康恐怕也會受影響,讓聲音聽起來沙啞或低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張智惠提醒,如果感覺講話容易疲倦、沙啞感、異常低沉,趕快找專業醫生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肆虐之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快樂缺氧(又稱隱形缺氧)症狀,若無及時就醫,可能發生猝死之憾事。為避免因「快樂缺氧」猝死再傳,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聯手多家科技公司共同開發「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幫助醫護人員即時監測隔離患者的生理變化,更結合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已近兩月,期間多採居家辦公、學習,活動量大幅降低,在家嘴饞、零食點心供應不缺,體重無意識就可能失控。根據國內外許多新冠肺炎研究分析,「肥胖」是感染和導致重症,甚至降低疫苗保護力的高風險因素。然而無法外出、上健身房,除了在家運動外,現在也能藉由科技安全甩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最強IG名模Angelina(陳怡安)熱愛健身,即使居家防疫還是不忘保持良好身材,重視外型的她,曾在社群媒體的限時動態上,分享自己牙齒變美的心路歷程,從當初牙齒不對稱、齒色不均,到耐心完成矯正和貼片療程後,拍照時更能大方展露笑容,讓她更顯自信與活力,她也呼籲民眾,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