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快樂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零接觸診療即時且安全

預防快樂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零接觸診療即時且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肆虐之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快樂缺氧(又稱隱形缺氧)症狀,若無及時就醫,可能發生猝死之憾事。為避免因「快樂缺氧」猝死再傳,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聯手多家科技公司共同開發「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幫助醫護人員即時監測隔離患者的生理變化,更結合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讓遠端醫師也能接收到病房真實畫面,零接觸的診療方式,大幅減少醫護感染風險。

到院前醫護資源仍有限 無法有效預防快樂缺氧猝死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則指出,確診患者在院內配有醫護人員在旁照護,萬一發生緊急狀況都可及時急救,然而,新冠肺炎猝死也會發生在院外,對於到院前的隔離者或潛在患者來說,由於無法時刻監測生理變化,一旦病情快速惡化,醫護也無法在第一時間介入處置,因而容易發生猝死情況。

血氧濃度低於正常值即通知 遠端診療更即時

科技公司協同工研院的血氧數值AIoT量測專業,攜手開發的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結合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透過額溫槍、血氧計、血壓機等裝置監測患者的生命徵象,在偵測到一旦血氧濃度低於正常值95%,系統能即時發出預警、通知醫護介入處置。

除了即時監測平台外,護理人員透過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可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讓遠端醫師不需要進到病房接觸患者,也能看到相同且立體的現場畫面,給予即時的醫療診斷。

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混合實境病房 零接觸診療提升醫療品質

負責本次合作計畫的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教授說明,輕度或中度新冠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可能短期間快速惡化,因此早期識別患者病情惡化對於疾病管理至關重要。面對病毒的高傳染性,「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搭配混合實境診療方式,不但減少了更多人員暴露於病毒中的機會,一旦出現患者病情變化需要聯合專家會診時,更可透過遠距協作讓不同專科的醫生團隊加入診斷,大幅改善疫情下的診療品質。

【延伸閱讀】

勿因疫情錯失急性中風24hr內治療時機 醫:中風患者打疫苗並持續服藥

肺癌延命關鍵 NGS基因檢測從「腫瘤」找答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國際巨星安潔莉娜‧裘莉為預防罹癌,繼切除乳房後又再動刀切除卵巢。就是因為基因檢測中,發現負責修補身體DNA破損的BRCA基因有所異常。隨著裘莉效應發酵,基因檢測再次成為關注焦點,但除了消極的切除未來可能癌化的身體器官外,從飲食上的營養調整,其實就可改善基因的表現。而基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門諾醫院照顧服務員為感謝醫院社工的辛勞,於社工節時合拍照片獻給社工。原來這些照護員中,許多是原先受到醫院社工急難救助的對象,對於社工的感念特別深刻。門諾醫院長照部主任戴玉琴表示,醫院的照顧服務員〈看護〉有三分之二來自經濟較弱勢的家庭,許多人透過社工急難救助後,轉介到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運動沒人陪、沒時間、很累,這是多數青少年不喜歡運動的理由,即使知道運動可強身、變快樂,仍難以付諸行動。演員李國毅說,其實運動習慣應從小培養,並找到快樂運動的方式。像他小時候就喜歡跑跑跳跳,和家中8隻小狗到處追、趕、跑、跳,從此愛上運動,還曾當過田徑選手。根據董氏基金會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運動可瘦身,有氧搭配無氧運動效果尤佳。少吃多動是減肥的不二法門,但許多肥哥胖姊明明每天運動卻不見成效,或是碰上減重撞牆期半途而廢。醫師提供一個月快速減肥妙方,前15天每天純做一小時有氧運動,後15天搭配15至20分鐘的無氧肌力運動,減肥效果立見。從事慢跑、騎單車,不到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