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我失智但我還能做很多事! 他們用能力撕除標籤

我失智但我還能做很多事! 他們用能力撕除標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家都以為失智者什麼都不會,其實他們還可以做很多事!68歲的黃勝昌先生,過去在職場時逐漸喪失方向感、猜忌懷疑、記憶力退化,一開始以為這只是健忘,直到6年前才被確診失智症,經歷一段非常沮喪的時期。但在失智照護服務的支持下,阿昌漸漸發現其實自己還有很多能力,他現在也利用書法,寫下他對世界的認識。

每3秒就多1名  2065年台灣失智人口恐高達90

據國際資料統計,每3秒即有1名失智症患者,目前台灣已有超過28萬的失智者,到了2065年可能將近90萬人失智;我國也是亞洲第 2、全球第 13 個制定全國性失智症政策之國家,106年底更提出失智症綱領2.0版,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之優先任務。

政府民間共努力 營造多元失智友善環境

因失智症者有九成居住在社區中,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表示,為提升整體失智社區照護服務量能及品質,自2017年起推動「失智照護服務計畫」,於全國設置「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和「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普及失智社區照顧服務,同時設置,協助未確診失智個案儘速完成確診;提供個案照顧諮詢、追蹤及轉介等支持服務,以及協助連結醫療及長照資源。

失智症月活動不間斷  翻轉對失智者的舊有迷思

因應今年國際失智症月主題「Let’s Talk About Dementia」,結合至少42個關心失智症議題的組織,於9月28日至29日在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舉辦「失智友善心連心,憶起邁向心希望」活動,包含看見失智者超乎想像能力的失智者創作區、身歷其境感受失智者生活困難的互動體驗區,還有失智者親自擔任老師教導民眾舞蹈、畫畫、書法、麻將或木工的體驗活動教室,及多名失智者擔任服務員的Young咖啡限定店等多場主題活動等,期望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關注、打破對失智者舊有的迷思、撕去對失智者既有的標籤。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對決糖尿病、心臟病、癌症 兩岸名醫齊談治療新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乳癌是國內婦女罹癌發生率的第一名,豐原醫院乳房外科醫師袁天民表示,近兩年來,診間總是有四、五位女性者在乳房摸到硬塊,卻只做乳房攝影檢查確認。醫師建議,只要摸到硬塊,應該要再加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確認乳房上的硬塊,有無病灶存在的可能性。乳房硬塊驚覺不對勁 醫:不會痛才要小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日一位39歲家庭主婦, 因高燒、咳嗽、倦怠,輾轉至衛福部樂生醫院胸腔內科求診,經胸部X光及支氣管鏡採樣檢驗後,才發現是肺結核合併肺葉阻塞;另外一名62歲男性,在夜市擺攤的老闆,因長期胸悶不適求診,經胸部X光、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及支氣管鏡切片檢驗後,確診為支氣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八十二歲的彭木田,身材精瘦的他一直都有運動習慣,某日在健走時,突然感覺胸悶呼吸急促,且持續了快一個小時,馬上到心臟內科診所求診,經由檢查發現不只心血管阻塞,而且鈣化的很嚴重,但因心導管放置支架治療的效果有限,與心臟外科討論後,建議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冠狀動脈繞道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常常胸悶、氣喘,當心是二尖瓣膜逆流引起!臺北榮總內科部心臟內科宋思賢醫師表示,嚴重的二尖瓣逆流會導致心臟衰竭。有一名83歲的黃老太太,術前因為重度二尖瓣膜逆流,經常喘不過氣。醫療團隊詳細評估後,決定採取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成功修補脫落的二尖瓣後葉,當天即可正常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