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有「不孕症」嗎?醫師教你「2招」自我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
我有「不孕症」嗎?醫師教你「2招」自我判斷

近期越來越常聽到適齡女性選擇「試管嬰兒」、「凍卵」作為傳承下一代的新選擇。而「白癡公主」、「理科太太」等知名KOL,近期也陸續傳出接受凍卵手術,就怕年過30後生育功能受影響,未來萬一有需要可以派上用場。

關鍵35歲!不孕症2大判斷依據
一般民眾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不孕症?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提出,主要有2大判斷依據:

1. 小於35歲的男女沒有採取避孕措施,進行規律的性生活1年以上無法懷孕。
2. 35歲以上的男女,進行規律且沒有避孕措施的性生活6個月以上仍沒有懷孕。

何信頤建議,若已知自身有不孕症的危險因子,舉凡如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皆應該提早接受評估。

延伸閱讀:人工生殖擴大補助最高40萬 「好孕地圖」速查全台

疫後世界「鬧嬰兒荒」!10大不生首因「給不起一個家」
長期關注台灣生育議題的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也針對在疫情期間網路上的生育相關議題討論,進行大數據分析,找出網友們在疫情期間「10大不生原因」。結果顯示近1年以來,除了不想生之外,「健康狀態(不孕)考量」討論聲量亦迅速升溫,顯示晚婚趨勢下,年輕的網路世代也憂心「生不出來」。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2年,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美、日等大國因疫封鎖或疫情嚴重,生育數創新低。台灣雖然沒有受到嚴重疫情影響,但「缺生情況」也不樂觀,不僅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創下史上新低,甚至首度出現死亡人數多過出生數、「生不如死」的警訊。

究竟影響民眾生育意願的原因是什麼?根據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委託網路大數據分析,「10大不生原因」排行包括:

1. 買不起房不能給孩子一個家
2. 低薪養不起小孩
3. 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
4. 沒時間照顧小孩
5. 考量身體健康狀況
6. 生育金補助少
7. 不喜歡小孩
8. 享受2人世界
9. 工作比小孩重要
10. 找不到安心的保母、幼兒園

結果指出,「買不起房、給不起孩子一個家」是網友不想「做人」首要原因。顯示若政府想要針對台灣網路世代「催生」,改善房價以及職場勞動條件仍是當務之急。

晚婚不生,夫妻恐共同面對不孕風險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張帆表示,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女初婚年齡男性平均32.3歲、女性平均30.3歲。晚婚趨勢,造成青年男女結婚後生育黃金年齡相對有限。然而,除了晚婚不生之外,不孕風險也是夫妻婚後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

張帆建議,若不想讓健康狀態影響後續生育計畫,不妨參考「30要知道、35要諮詢、40要支援」原則,依據女性年齡,進行不同的生育規劃。亦可善用婚後孕前健康檢查,進一步了解是否有家族不孕病史、或可能提高不孕風險的潛在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

此次網路大數據分析,亦同時調查目前青年族群對於不孕症補助的關注議題。其討論聲量最高的5大議題為:

「如何算是符合「不孕」資格?」
「不孕症補助機構有哪些?」
「一定要夫妻才能申請嗎?」
「申請前需要做什麼檢測?」
「做過試管失敗,之後再做也能補助嗎?」

何信頤指出,只要是一般夫妻,一方為我國國籍,且妻子未滿45歲,並具不孕症診斷證明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民眾,都可以至全台逾90家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疾管署防疫人員持續於台南市中西區開山里加強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是開山里!疾管署今(10)日公布台南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南區大恩里40多歲女性及安南區理想里60多歲男性,2人近期均無出國史,研判2人是在相近的大同里跟開山里感染的可能性較高,不過...

閱讀詳情 »

▲面對猝死病人,心肺復甦術(CPR)和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常扮演保命關鍵。(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猝死,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一名年僅20歲出頭年輕女性,在家中昏倒,幸運的是,家人就在一旁,等待救護車同時,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CPR),當緊急醫療...

閱讀詳情 »

▲結石卡在不同位置,可能引發身體不同部位的反射痛。(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體疼痛難耐,竟是體內有「石頭」在作怪!門診有40歲出頭男子,陰囊、陰莖突然開始一陣一陣的隱隱發痛,但既沒撞擊到,近期也沒有騎腳踏車,擔心自己是不是「整組壞光光了」急忙就醫,醫師一驗...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公布107年國人死因統計數據指出,國人死亡人口雖是以65歲以上為大宗,但細究64歲以下的主要死因,竟然是以「事故傷害」居首!  細究各年齡層死亡原因,1歲以上死亡人口中,主要以事故傷害、癌症及心臟疾病為各年齡層前2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自殺死亡」在15至24歲及25至44歲這兩個年齡區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